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单板滑雪赛场考验记者体能 中国与欧美强队差距大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2月20日13:40  新华网
单板滑雪赛场考验记者体能中国与欧美强队差距大

图为赛普里斯山滑雪场。新华网 展鹏摄

单板滑雪赛场考验记者体能中国与欧美强队差距大



  新华网温哥华2月19日消息(展鹏)滑板是一项年轻人喜爱的极限运动,在北京的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脚蹬滑板的时尚青年。然而,与滑板运动十分相似的单板滑雪在国内了解的人却并不多,参与的人更少。单板滑雪既有冲浪的自由洒脱,又有滑板的刺激震撼,被称为冬季的冲浪运动。冬奥会单板滑雪设6个小项,男女各3项。分别为:男(女)子平行大回转、男(女)子U型槽、男(女)子障碍争先赛。采访冬奥会之前,记者在北京周边的滑雪场领教过单板滑雪的精彩,但是走进真正的比赛场,这还是第一次。

  本届冬奥会单板滑雪的比赛在赛普里斯山滑雪场举行。这座滑雪场坐落在赛普里斯省立公园,毗邻温哥华市西部,将进行自由式滑雪和单板滑雪项目的比赛。

  从冬奥会主新闻中心乘班车,大约需要40分钟的时间到达。路程并不远,但一半是盘山路。要想观看单板滑雪U型槽的比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必须有足够的体力,而且要耐冻。U型槽项目比赛时,运动员在音乐伴奏下,在U形滑道内一边滑行一边利用滑道做出各种旋转和跳跃动作,一般为5-8个造型。

  U型槽赛场的看台是用钢铁架子搭建成的,观众席和混合采访区都在看台上,我们一口气攀登了201级陡峭的台阶,才看见赛场的“芳容”。身边体力不好的同事喘着粗气说:“记者越来越不好当了,不光会写稿还得体能棒!”

  温哥华时间2月18日晚上举行了单板滑雪女子U型槽的决赛,中国队小将刘佳宇和孙志峰闯入决赛,向奖牌发起冲击。

  决赛是在晚上6点半开始,这时天已经差不多完全黑了,场地四周的灯光把雪场照得如同白昼一般。山上的温度很低,比温暖的温哥华气温要低很多。记者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带着皮手套,但仍然感觉冷的要命,纷纷感叹在这里看比赛很受罪。

  无意中回头望了一眼观众席,看台上密密麻麻的热情奔放的观众,寒冷的感觉马上消减了一多半。据了解,他们大多是从美国专程来看比赛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观众也不在少数。

  热情的北美观众狂热的呐喊声,好像要把地上的雪融化。每一名美国选手出场,都会迎来全场雷鸣般地喊声,仿佛这是他们的主场,可见单板滑雪在美国受欢迎程度是非常高的。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选手刘佳宇和孙志峰的每一次滑行,都在寥寥无几的掌声中完成。

  华人占温哥华当地总人口的近20%,在此前的花样滑冰比赛和短道速滑500米的比赛中,现场的华人观众不在少数,但今天的比赛,记者只看到在中国单板滑雪队的教练员和队员席上挂着一面中国国旗,看来单板滑雪项目在国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很低。

  中国单板滑雪队的确拿过几个分站赛冠军,但站在冬奥会这样顶级赛事的赛场上,中国队的技术差距便明显地暴露出来。从昨天的比赛看,澳大利亚选手和美国选手的动作难度大,起跳很高,一套动作完成地既连贯又惊险。中国选手动作难度低,起跳高度不够,速度也比较慢。从观赏性角度评价,无法与欧美选手媲美。

  据了解,女子单板U型槽运动在中国仅开展了6年,目前国内注册运动员非常少,这与美国3000人之多的注册运动员数量成为鲜明的对比。中国选手刘佳宇在决赛中位列第四名,孙志峰排名第七,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是有很大进步了。

  比赛结束后,从201级台阶走下来,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单板滑雪项目发展的道路还很艰难,但愿有更多的人们喜欢这项运动,参与这项运动,希望在四年后的下届冬奥会上,中国选手能有更加精彩的表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专题 

更多关于 单板滑雪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