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前二十届冬奥会,欧美选手一直牢牢保持领先地位,先后涌现出挪威、前苏联、前民主德国、德国等超级劲旅。随着金牌榜霸主的不断变迁,冬奥会悄然走过了近90个春秋,格局与夏奥截然不同。
第一届——第二届冬奥会(1924年—1928年):北欧选手逞威
1924年举行的第一届冬奥会设有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欧两项、有舵雪橇、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共7大项14个小项。挪威、芬兰选手大显身手,这两个北欧国家各取得4枚金牌,占比高达57%。挪威、芬兰两支代表团的奖牌数分别达到17枚、10枚,占比更是达到近63%。另外,同样处于北欧地区的瑞典获得一枚金牌。这届冬奥会的14枚金牌被7个国家分享,除北欧三国外,奥地利(2枚)、美国(1枚)、瑞士(1枚)、加拿大(1枚)也进入了金牌榜。
四年后的第二届冬奥会,美国夺得2金、2银和2铜,以奖牌数的微弱优势力压瑞典、芬兰这两支北欧对手,位居金牌榜第二位。名列第一位的是挪威,共夺得6金、4银和5铜。与上届一样,挪威人在越野滑雪拥有相当优势。
第三届——第六届(1932年—1952年):东道主大显身手
1932年,第三届冬奥会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东道主代表团以6枚金牌和12枚奖牌的成绩,包揽金牌榜、奖牌榜两个榜首地位。虽然远征美国,北欧三国还是显示出不俗实力,挪威、瑞典和芬兰分居金牌榜第二、三和第五位。
东道主法则在第四届冬奥会再次见效,1936年在德国举行的这届比赛,前三届冬奥会仅夺得3枚铜牌的德国代表团竟然取得3金、3银的佳绩,仅次于夺取7金的挪威代表团。上届逞威的美国代表团仅夺取一金,跌至金牌榜第8位。瑞典代表团以2枚金牌的成绩位居第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五届冬奥会直到1948年才掀起盖头,瑞士圣莫里茨第二次承办冬奥会。从未进入金牌榜前三名的瑞士代表团在主场发威,以3金、4银和3铜的成绩列金牌榜第三位。瑞典、挪威代表团均获得4枚金牌的成绩。
严格意义上讲,挪威问鼎第六届冬奥会,更多依靠的是其深厚底蕴,而非东道主因素。前五届冬奥会,挪威有三次领衔金牌榜,这次凭借地主优势,获得7金、3银和6铜,平单届夺金最高纪录。美国、芬兰代表团分别以4金、3金分居金牌榜第二、三位。
第七届——第十届(1956年—1968年):北极熊改变传统版图
1956年,第七届冬奥会在意大利举行。首次参赛的苏联代表团一举改变冬奥会传统版图,苏军令人吃惊地夺得7金、3银和6铜,以明显优势占据金牌榜首位。奥地利、芬兰以4金、3金进入金牌榜前三名。苏联力量的崛起,改变了冬奥会几乎由北欧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冬奥会的竞争开始趋向白热化。
第八届冬奥会,北欧国家再次受到打击,苏联、德国联队和美国队囊括金牌榜前三位,这也是北欧国家首次无缘金牌榜前三名。第九届冬奥会,苏联代表团再次位居榜首,实现金牌数三连冠。1968年第十届冬奥会,挪威代表团强烈反弹,以6枚金牌的成绩力压苏联军团(5枚金牌),时隔16年之后重新登上金牌榜霸主地位。苏联、法国分别以5枚金牌、4枚金牌分居第二、三位。
第十一届——第十五届(1972年—1988年):民主德国异军突起
1972年,第十一届冬奥会在日本札幌举行,名不见经传的民主德国在无舵雪橇项目大显身手,夺得3枚金牌,最终以4枚金牌位居金牌榜榜首,仅次于夺得8枚金牌的苏联代表团。瑞士代表团同样取得4枚金牌,只是因奖牌榜稍逊屈居第三位。北欧国家遭遇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打击,战绩最好的挪威代表团仅取得两枚金牌,勉强进入金牌榜十强。
此后四届冬奥会,苏联、民主德国均稳居金牌榜前两位,其中第十四届那次比赛,民主德国代表团以9枚金牌的佳绩将“三连冠”苏联人挤到次席,历史上首次占据金牌榜首席。第十五届冬奥会,实力强劲的苏联军团夺回优势,以11枚金牌的成绩重新回到霸主位置。
第十六届——第二十届(1992年—2006年):德俄挪轮流坐桩
德国的统一,使其实力有所加强,第十六届冬奥会总共取得10枚金牌,成为那届冰雪盛会的主宰。苏联分解后,各加盟共和团以独联体的身份联合参赛,其整体实力有所下降,最终获得9枚金牌,屈居金牌榜次席。
作为前苏联的主要力量,俄罗斯代表团在第十七届冬奥会反戈一击,赢取11枚金牌,以一枚金牌的微弱优势力克东道主挪威。这届冬奥会金牌榜首席之争激烈异常,德国队同样以一枚金牌之差屈居金牌榜第三。
不甘落后的德国军团在第十八届奥运会重新夺回优势,以12枚金牌再次力压群雄,挪威、俄罗斯分别取得10枚金牌、9枚金牌。第十九届冬奥会,挪威时隔34年后重新在冬奥会战场笑到最后,那届比赛北欧人共夺取13枚金牌,德国(12枚金牌)、美国(10枚金牌)分居金牌榜第二、三位。
四年前在意大利都灵举行的第二十届冬奥会,德国第三次成为金牌榜霸主,共获得11枚金牌,紧随其后的是美国代表团(9枚金牌)、奥地利代表团(9枚金牌)。
(王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