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奥运冠军就标志着“钱程”远大,这在无比重视奥运会的中国表现得更加突出,而相对来说,长期以来关注度较低,赞助少的中国冬季项目运动员就更需要冬奥会来“致富”。
都灵冬奥会 两人成功致富
2005年,中国花样滑冰队与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通用电气签订了一项据说超过200万人民币的赞助合同,期限一年。200万对一些项目来说不值一提,但这对中国冬季项目来说,是他们获得的最大一笔社会赞助合同,由此可见冬季项目在中国的生存环境。
正因为如此,冬季项目的运动员更加需要用成绩来改变自己,而四年一届的冬奥会无疑是他们创造价值的最好平台。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政策,冬奥会冠军与夏季奥运会冠军奖励相同,这意味着在温哥华冬奥会夺冠者至少有35万人民币的奖金,另外加上运动员所在省市的奖励,以及可能随之而来的商业合同,其身家可以轻松突破100万。
其实,靠奥运金牌发家致富的例子早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后就出现过。在都灵冬奥会之前,短道速滑名将王濛获得过多次世界杯冠军,但她的收入并没有明显提升。然而在冬奥会女子速滑500米夺冠后,王濛收到了丰厚的回报。比照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奖励政策,王濛获得了国家奖励的20万,她所在的七台河体育局奖励了10万,另外大众公司还奖给她一辆价值20万的轿车。此外,霍英东体育基金会还将黄金折算成港币,奖励了都灵冬奥会的11名运动员共计162万,王濛作为金牌获得者,至少可以获得10万。光是能够计算的这些奖励,王濛至少收入60万,另外算上一些商业赞助,100万没有问题。
都灵冬奥会另一位冠军韩晓鹏也是如此,他从事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是欧美人统治的项目,中国人对此极为陌生。然而,夺冠后韩晓鹏一夜红透大江南北,回国后他很快接到了好几家企业的赞助邀约,韩晓鹏为此还请了经纪人,进行专业的商业谈判。当时黑龙江媒体就报道称,这一枚金牌一下让韩晓鹏成了冬季项目运动员中惟一的“百万先生”。
花滑最火 申赵三度当“富豪”
尽管还没有实现冬奥会金牌梦,但曾三次参加冬奥会的申雪/赵宏博仍然是中国冬季项目人气最旺的明星,他们也是中国冬季项目最有钱的运动员。
美国的财经杂志《福布斯》从2004年开始推出中国体育名人榜。申雪/赵宏博连续两年上榜,成为冬季项目惟一上榜的运动员,《福布斯》对此的分析是:两人在冰雪领域拥有独一无二的地位。除了《福布斯》,《新世纪周刊》从2006年开始推出中国体育富豪榜,起评起点是100万。申雪/赵宏博连续三年入围,其中在都灵冬奥会举办的2006年,两人以210万的收入排名第28位,是上榜三年中的最高排名。此外,申雪/赵宏博与其他队员一样,也受益于奥运周期,在都灵冬奥会之前,他们签约成为联想品牌全球代言人,另外还有两家其他商业赞助。
申雪/赵宏博在2007年暂别国家队,但他们没有像很多退役运动员那样收入骤减,相反花样滑冰的市场依旧能保证他们的收入。两人在深圳经营着一个冰场,同时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参加滑冰表演。滑冰巡演众星云集,是花样滑冰运动员退役后的好去处,巡演会根据名气给运动员丰厚的出场费,凭借着多项世界冠军头衔,相信申雪/赵宏博的出场费并不会少。可以预见,如果两人此番在温哥华冬奥会夺冠,其年收入相比2006年可以翻一番,突破500万没问题。本报记者 盖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