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运动员学英语:林丹不能没有谢杏芳 谁国乒NO.1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2月05日09:36  东方体育日报

  不久前,当李娜击败大威挺进澳网女单四强,站在罗德·拉沃尔球场中央,她面对新闻官的现场采访应对自如,不失时机地开些逗乐观众的小玩笑。李娜不仅刷新了中国女网纪录,个人魅力同时尽显。这让曾赴德国工作、生活了十年的中国女乒主教练施之皓深有感触。毕竟,在如今的中国女乒,几乎很难找出能说一口流利英语的队员来。施之皓将残酷的“兵发莫斯科”选拔赛形容为新一姐的“速成班”。他也希望中国女乒的英语水平能够“速成”,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中国的运动员也能用英语对答如流。

  “无敌三句式” 备战伦敦奥运

  本报记者 邹晔

  “take。”“take。”

  “this。”“this。”

  “one。”“one。”

  “连起来。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ne。(我想要这个。)”当英语老师将之前的单词连成一句话,让丁宁再重复一遍,对面的丁宁只得愣在那里,呵呵傻笑,竟不知如何开口。这一幕,发生在中国女乒“兵发莫斯科”选拔赛期间的一堂英语课上。尴尬之余,这也是队员们目前真实的英语水平。

  英语学习始终是中国乒乓球队的功课之一,但效果至今不太明显。“李娜、郑洁都能够用流利的英语回答记者的问题,我跟我们老师说,教一些基础知识后得教一些实用的东西。”施之皓说。“教课也应该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

  为此,施之皓还特地拿女网为例,亲自总结了一些学英语的心得。“网球比赛无非就是enjoy tennis(享受网球),那我们就说enjoy table tennis(享受乒乓球)。比如,thank you sponsor(谢谢主办方),再谢谢organizer,就是组织者。我非常喜欢这个城市,I like this city,再包括the best day of my life(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一天),就是这些东西。”施之皓一口气举了好多例子,提供了不少应对媒体的英语小贴士。“把这些东西教给他们之后,以后记者提问跑不出这个圈。赛前问她什么感受,就像李娜说的,nothing to lose just enjoy the game and enjoy tennis,赛后会问感受怎么样,觉得观众怎么样,无非就是这些。”

  此前,国际乒联曾在致中国乒协的一封信中建议中国运动员应当多说英语,并在公众场合或新闻发布会上尊重媒体,而不是一味地交头接耳或者低头发短信。虽然中国乒协认为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有时不该把个人的看法,在媒体面前透露太多,特别是批评中国球员“没有个性”、“像个机器”更是不太妥当,但是,施之皓也表示希望到2012年伦敦奥运会时,中国的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能用英语问答。

  “现在不像我们那个年代,只要打好球、拿了世界冠军就是为国争光。现在为国争光是前提、必须要保持,但是对社会也要做出新的贡献。”施之皓说,“我们首先要从基础文化知识着手,设定一些课程,像语文、历史、英语,包括如何面对新闻媒体和社会,都需要去学习,树立健康向上的形象。”

  外语环境好 多说就熟练

  本报记者 陈晶

  虽然在更衣室里面,俄语或者西班牙语也许更加通用,但是在网球巡回赛的世界里,英语才是“官方语言”。从裁判到线审,从球童到记者,中国金花们正是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才练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语。

  在罗德·拉沃尔球场击败了大威之后,李娜用她带着幽默感而又流利的英语接受了现场主持人的采访,落落大方的神态博得了现场各国观众的掌声。“没有什么秘诀啊,在巡回赛打了这么久,无论什么环节都需要交流,用多了,就熟练了。”作为澳网的大明星,郑洁和李娜的身后几乎每天都跟着一大批记者和球迷,不仅是远道而来的中国记者和当地华人球迷,还有那些好奇的外国记者。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金花们从怕说错、不敢开口,到如今和外国记者流利的对答,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中国金花渐渐地变得越来越自信。几乎李娜的每一次赛后发布会都能用英语让所有记者发出会心的笑声,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在支持本国球员的同时,愿意加一份关注的目光在中国金花的身上。

  90后的小花韩馨蕴第一次打进大满贯的正赛,“幸运”地抽中了东道主澳大利亚的头号女单斯托瑟。她的出色表现让澳洲的记者对她十分好奇,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韩馨蕴和澳洲记者对答如流的表现让第一次采访她的中国记者都感到非常意外。“我英语都是自学的。”韩馨蕴颇为自豪,“我就是敢说,反正说错了老外也会纠正我,久而久之就好了。”

  出国不能没有谢杏芳

  本报记者 邹晔   

  年少轻狂时,羽坛两代天王林丹、陶菲克的关系曾经一度剑拔弩张。但是随着各自经过一番历练,时过境迁,两人分别在不同的场合表达了对对方的尊敬和欣赏,称误会都是语言不通造成,再加上媒体炒作,并没有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近年来,亚洲力量始终统治着世界羽坛,所以,如果掌握了汉语、粤语再加上英语,便能通吃羽坛。在谢杏芳、杨维、张洁雯的当打之年,对于采访中国羽毛球队和马来西亚队的记者来说,粤语一出口,能带来的便利超乎想像。

  英语傍身的重要性,林丹早有体会。这几年来,谢杏芳一直担任了林丹的语言顾问。由于经常出国比赛,他们的衣服、护肤品以及一些奢侈品都是在国外购买。谢杏芳的自学成果,林丹起初还有点不买账。有一年参加法国超级赛,林丹和谢杏芳一起去老佛爷百货公司。“我想买一个控油的洗面奶,快跟售货员说说。”可是谢杏芳的英语水平哪里到得了“保湿”“控油”的层面,只好说:“这太难了,我只能说明是买洗面奶还是乳液。”林丹故意“刁难”:“什么都不会,英语怎么学的,那我带你出来干嘛?”

  不过,谢杏芳的学习成果突飞猛进,后来已经能与国际羽联的记者交流自如。于是,就连国际羽联官网也难免落俗,常常和各国记者一起八卦林丹、谢杏芳的恋情。当然,良好的英语口语,也为如今谢杏芳进入广州亚组委工作带来了不少自信和方便。

  王励勤 乒乓球队英语NO.1

  本报记者 邹晔

  作为一个在中国训练,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日本人,福原爱曾经是国际乒坛最惹人喜爱的小可人。一遍接一遍东北味十足的“你知道不”从她嘴里说出来,别有韵味。

  但是汉语却没能成为国际乒坛的“官方语言”。中国乒乓球界,甚至将要掀起一股学英语的风潮。当年邓亚萍从26个字母学起,用8年时间拿下剑桥博士的经历,也许就是身边最好的榜样。

  在中国乒乓球队当好一名优质偶像,除了赛场上战能胜之,还得是个全能战士,必须上好英语课、礼仪课、外加媒体课。这是从去年开始在中国乒乓球队固定下来的一项日程。

  “从2008年以后,我们就在反思三件事情:如何与其他国家的好手直接沟通、如何才能表现出世界冠军们的风范、如何能更好地与媒体打交道。我们最终把英语课、礼仪课、媒体课都提上了日程。”男乒主教练刘国梁介绍说。

  2009年,王励勤曾由中国乒协提名竞选国际乒联运动委员会委员。推选理由除了战绩辉煌、口碑好之外,英语出色也是原因之一。“我们世界冠军很多,过去没人担任运动员委员会委员,主要是我们运动员的英语沟通能力稍差,而王励勤的英语在中国运动员中是比较好的。”刘国梁说,“如果马琳、王皓也能够更好地用英语交流,如果我们的世界冠军都会应对媒体,那么中国乒乓球队将能更好地将乒乓球推广出去。我们很多运动员都有点英语基础,王励勤的英语最好。”

  “春哥模仿力”一流 “外语学习力”平平

  本报记者 邹晔

  90后一代的丁宁、刘诗雯一度被认为是中国女乒新一姐的接班人。在主帅施之皓的心目中,要成为像王楠、张怡宁那样的一代女皇,成绩并不是最关键的。“一姐就要什么情况都能打,都能赢。要想成为一姐,必须首先炼成金刚不坏之身。”施之皓说。中国运动员并不是外界以为的“没个性”,她们也爱“春哥”,还会自编自演二人转,就像队中的流行语“老虎不发威,别当我是HELLO KITTY。”

  在昨天结束的“兵发莫斯科”选拔赛上,最终排名前三位的是郭跃、李晓霞、郭焱,现排名世界第一的刘诗雯名列第四,赛前被看好的丁宁则位列第五。郭跃因此获得了此次唯一一个直接晋级莫斯科团体世乒赛的名额。

  如果不是张怡宁的现身,一场中国女乒的队内选拔赛不会引起媒体兴趣。张怡宁的号召力,成功地为选拔赛造势。三个月不见,张怡宁长长的头发,成了姑娘们最大的谈资,她们带着艳羡的眼神,说:“啊,头发能扎起来了啊……”回顾张怡宁的职业生涯,唯一不变的就是她的发型。如今,留起长发,涂上指甲油,人人都说张怡宁变得更有女人味了。

  但放眼望去,短发依然是中国女乒的主流,其中丁宁因为长相气质酷似李宇春而最受瞩目。对此,丁宁并不介意,她甚至很乐意为你模仿一段李宇春的《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这一绝活,队友们百看不厌,每次都笑倒一片。

  只是,丁宁超强的模仿能力放到学习语言上,就大打折扣了。为此,丁宁不惜自曝学上海话的糗事,“有次要去见到姚彦爸妈,我就问她,一会我叫你爸妈什么啊?北方都是叫叔叔阿姨的。姚彦说,你就叫‘姚彦爸爸、姚彦妈妈’(但是,丁宁全部发成‘拔拔、麻麻’)。走马路上一路都在念经,但是一到跟前,哎呀,‘阿姨叔叔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国乒直通莫斯科队内选拔赛专题 

更多关于 李娜 施之皓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