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半个多世纪难阻国球长盛不衰 5大法宝打造无敌之师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1月31日11:26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乒乓球队,在党和国家四代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持下,拼搏不息,攀登不止,经历了由弱到强、持久昌盛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世界体坛罕见的长盛不衰的历史奇观。

  中国乒乓健儿在几十年争先夺标的征程中,孕育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人生能有几回搏”、“胜了从零开始”、“输球不输人”、“我是代表集体领奖的”、“打出风格、打出水平”、“创新才有生命力”等一系列警句、格言和故事,被人们经久传颂,成为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

  一、深刻把握竞技制胜规律,坚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乒乓球队历来重视对本项目的特点和规律的研究。乒乓球项目要攀登世界高峰,不但要研究乒乓球运动的一般规律,更要根据世界和我国的情况,研究、把握乒乓球竞技最高层面上的制胜规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战术发展道路。

  乒乓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的技能类项目,运动员挥拍打出的每一个球,都包含有速度、旋转、力量、弧线和落点五个竞技要素。比赛得分是按规则将球击中对方桌面迫使对手回球出界或落网,“失误即失分”是乒乓球比赛的特征。由于球拍种类繁多,技术复杂,打法多样,乒乓球比赛充满着适应与反适应、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

  50年代,中国乒乓球队刚刚进入国际乒坛,成绩属于二流水平。面对开始称雄国际乒坛的日本进攻型打法以及昔日霸主欧洲人的防守型打法,中国乒乓球技术朝什么方向发展?是跟着别人后面转,还是根据自己的特点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从而形成自己领先世界的新打法?新打法的指导思想怎么用一两句话概括?

  当时擅长正手抽杀反手弹球打法较凶的上海选手们提出“高级复杂,一板解决”,打法较稳的广州选手则提出“能攻能守,技术全面”,从香港回来的傅其芳等人提出“快字当头”。荣高棠等国家体委领导组织来北京参加备战第26届世乒赛集训的各路高手、专家们反复讨论,初步归纳为“快、狠、准、变”,把“狠”放在“准”的前面。当时的中国高手能打出不少精彩球,但失误多,准确性不行,成绩不理想。经过反复推敲,又把“准”放在了“狠”的前面,最终才将“快、准、狠、变”确立为中国主流打法——近台快攻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当时我们学的是日本,但这四个字的打法风格要比日本人先进。我们总体实力虽然不如日本,一旦积蓄力量向日本霸主地位冲击成功,就会占领制高点。1961年中国队夺得第26届世乒赛三项冠军后,男队连续三次夺得团体奖杯,庄则栋蝉联三届男单冠军,便是凭借着先进的打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执国际乒坛之牛耳。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乒乓球界着眼于长远发展,总结制定了“百花齐放,以我为主,采诸家之长,走自己的路”的技术发展政策。这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60年代取得很大成功,开辟了我国乒乓运动的春天。

  70年代初,欧洲球队重新崛起,他们把旋转的弧圈球进攻技术和中国的快攻速度结合起来,给我国选手造成很大威胁。面对挑战,我国传统快攻打法何去何从?徐寅生等人提出,能不能在坚持原有的“快、准、狠、变”的技术风格基础上,增加一个“转”字,以丰富原有的传统打法。弧圈球的兴起和发展,反映了旋转在乒乓球中的重要地位,它符合乒乓球运动发展规律,学习和掌握弧圈球技术,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趋势。经过一场全国范围的大争论,特别是通过实践,才逐渐对“快、准、狠、变、转”的技术风格有了比较统一的认可。增加了一个“转”字,实质上反映了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如何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问题。增加了一个“转”字,实际上是抓住了乒乓球发展的规律性东西。从此,乒乓球界面目一新,进攻打法实现了多样化:直板快攻有了明显的变化,谢赛克、陈龙灿、张立等使用正胶的传统快攻,掌握了拉上旋球的技术,打法更具变化和威胁;一批使用反胶进攻型打法的优秀选手如郗恩庭、郭跃华、曹燕华、齐宝香等掌握了弧圈球,使进攻的范围和时机扩展,杀伤力更强。同时,横板进攻打法也从过去作为陪练的从属地位脱颖而出,成为又一种主要打法。百花齐放,使中国队的路越走越宽,80年代初的第36届世界锦标赛,中国队首次囊括了全部金牌。为了使各种打法都要能攀登世界高峰,中国乒乓球界又进一步提出了“特长突出、技术全面、没有明显漏洞”的要求,对制胜规律的研究越发深透。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队3届6年与男团世界冠军无缘。全队一方面卧薪尝胆,大树志气、骨气、杀气。另一方面在技战术上强调积极主动、快速凶狠、中近结合、抢先上手,使我国横板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培养出了马文革、王涛以及孔令辉、王励勤、刘国正等优秀横板选手。他们不但具备了欧洲选手的实力,还体现了中国快字当头的战略思想,如发球抢攻上手快,相持攻防转换快,战术应变快,相持能力也有很大提高,终于摆脱了落后于欧洲的局面。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横板选手的技战术实力已经超过欧洲选手,成了我国夺标的主力军。女队的优势更大,曾经涌现出邓亚萍、乔红、王楠、李菊、张怡宁等一批横拍名将。横板选手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

  乒乓球队倡导创新,支持探索新的技术和打法。他们努力求新求变,并善于从偶然中捕捉必然。张燮林当年便是无意中使用了一块废弃的胶皮,发现削出去的球很怪,他刻意强化这种怪,终于创造出长胶的新打法。随后,在运用长胶的基础上,王志良、梁戈亮、陆元盛、黄亮等人又发明了两面不同性能球拍攻守结合的打法,以及进一步发展成蔡振华式的全攻型打法,从1970年到1983年,在国际乒联修改规则之前的十几年中,一直占了上风。高抛发球,也是有人在偶然中发现球从高处落下,加上手臂和腕部的发力能增强旋转。许绍发刻意去练习,后来终于在世界大赛上立下奇功。这种发球,至今仍被各国选手使用。到了80年代后期,我国直拍近台快攻反手的弱点越来越明显,面对欧洲凶狠的两面拉弧圈球进攻常处于被动地位。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创新。经过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精心试验和论证,终于推出“直板横打”的新技术。刘国梁等人率先苦练新打法,从不习惯到掌握比较自如,到比赛中运用见效。现在已被许多直拍运动员包括一些亚洲选手掌握和运用,同时还派生出一些新的打法。

  技术创新不仅使我国形成了传统的直拍正胶、反胶快攻,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横拍快攻结合弧圈和防守结合进攻等打法。中国队在打法品类方面做到了“外国有的我们有,外国没有的我们也有”。各种打法,都可以夺得世界冠军。据统计,截止于2001年,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百年历程中,共有46项技术和打法的创新,其中27项属于中国健儿,占总数58.7%。技术创新推动着中国队长期处于国际乒坛的领先地位。

  “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是中国乒乓球队成功的基础。运动员苦练基本功,每天挥拍四、五千次,总是围绕着这个原则。谁在训练中按照“三从一大”的要求,练得好,下了工夫,并能在比赛中用得上,谁就能取得成功。乒乓球运动员教练员们经常想的是,练了这些有没有用?要想战胜对手,必须先了解对手,知彼知己。因此,运动员、教练员们十分重视对实战的分析研究,重视世界技术的发展动向。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了解和掌握世界各国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优势和弱点,为每个主要对手建立技术档案,尽可能做到了如指掌。对一些崭露头角的新秀也跟踪搜集资料,几年后有可能成为主要对手的人都在中国队视野之内。

  在进行技术训练时,中国队紧紧抓住“从实战出发”这一核心环节,想方设法使技术训练在有针对性的对抗气氛中进行。尽量纠正那些不难、不严、不结合实战需要的训练内容和方法。首先抓住特长技术,反复精练,使它们在实战中成为得分率和使用率最高的手段。与此同时,重视技术全面发展,以防对手紧紧盯住自己的弱点而失利。

  为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强度,大赛前都进行针对性很强的模拟训练及男帮女训练,使主力队员每次训练都能与“外国强手”较量。这种做法,中国队几十年来一直保持至今,其他国家很难做到。难怪外国运动员说自己面对的不是一个中国选手,而是一个强有力的集体。

  近年来,根据国际乒坛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队特别重视加强体能训练,改进了训练前后的准备活动和恢复性训练,减少了伤病。过去教练员掌握运动负荷仅凭经验和感觉,现在运用脑电系列分析血液内分泌及血液生化指标来评定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和疲劳程度,科学地调控运动量,提高了训练质量和效果。

  由于中国乒乓球队比较好地研究和把握了竞技制胜规律,勇于创新,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技、战术发展道路,练就了克敌制胜的过硬本领,从而使自己能不断抢占国际乒坛的制高点,主导驾驭世界乒乓运动的发展潮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10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专题 

更多关于 乒乓球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