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邹振先曾享受刘翔般待遇 偷师国外高手自创邹式跳法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1月20日15:32  新民晚报
邹振先指导李延熙

  几天前,评选体坛年度风云人物,名不见经传的三级跳远小将李延熙成为大黑马,战胜姚明、刘翔、郎平等响当当人物获得“年度最佳贡献奖”。这个奖,是给李延熙的,更是送给去年刚被终结的“胡子纪录”——邹振先在男子三级跳远项目中保持了28年之久的全国纪录。

  当年“红人”

  方正的国字脸,须发浓重,言谈之间,当年赛场上睥睨群雄的豪气,竟丝毫不减。时间若倒退二十多年,邹振先也是一个相当于当今刘翔一般的体坛偶像。“当年咱也是‘红人’。”邹振先笑着说。

  从事专业训练不到两年,就在全运会上获得跳远亚军和三级跳远季军;1976年,入选国家田径队,随即就刷新了男子三级跳远全国纪录;1978年以16.90米获金牌并创亚洲三级跳远纪录;1979年成为亚洲第一个突破“17米大关”的选手;1981年9月在世界杯田径赛上,又以17.34米的成绩再破当时的亚洲纪录。

  一次次的破纪录让邹振先的名气渐响,走在路上,会有人找他签名。他还被国外新闻界誉为“亚洲飞人”。他说:“这种待遇,几乎和今天的刘翔差不多。”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在阔别奥运舞台32年后,首次组团参加。邹振先作为代表,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获准入住奥运村的“第一村民”。用一个象征性的大钥匙去开启奥运村的村门,他说,那一刻,自己感觉给中国“长脸”了。

  “邹式”跳法

  邹振先笑言,当年的自己是“最不该成为运动员的运动员”。

  第一次接触三级跳远,是在校运动会上模仿同学动作而成。18岁时,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的邹振先代表学校参加大连市比赛,随即就被招入省田径队。

  邹振先说,记得有一次教练给了他一张外国运动员起跳的照片,令他如获至宝。回宿舍后才发现,这位运动员是右脚起跳的,与自己恰恰相反。眼看这个来之不易的资料成了废纸,邹振先非常沮丧。到了晚上,他在灯下看照片,突然间灵机一动,把照片反过来看,虽然模糊了一些,却从中找出了不少值得借鉴的经验。

  出国比赛是邹振先偷师的另一个好机会。贴身跟随田坛明星们,从热身准备到提高柔韧性,他依葫芦画瓢般模仿外国选手改进技术动作。通过自己的悟性,邹振先甚至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跳远技巧,当时的国际田联主席保伦称之为“邹式跳法”。如今瑞典名将奥尔森的技术就是脱胎于此。

  挑战自我

  1997年,邹振先于1981年创造的17米34的亚洲纪录仍然无人撼动,于是,他萌生了创办个人挑战赛的想法。“那时候也就想着给小队员多一次比赛机会,让他们在比赛中提高自己。”

  邹振先自己都没想到,这挑战赛一办就是九届。当时有人说他“作秀”,有人说他“赚钱”,邹振先统统一笑了之,“都是瞎掰,最根本的还是我想看看有没有人能跳得比我远。”但事实上,不少好苗子正是通过这个挑战赛开始崭露头角的,邹振先自豪地如数家珍般报出一长串名字。

  保持了28年的全国纪录,一夜之间被破掉。不少人为邹振先“惋惜”,毕竟属于他的时代结束了。但邹振先并不这么看,“纪录被破,我很欣慰,这说明中国田径在男子三级跳远项目上,后继有人了。”

  邹振先透露,他将把挑战赛继续办下去,“虽然我的纪录被破了,但现在又有了新的目标,那就是李延熙在十一运会上创造的17米57的新的亚洲纪录。如果谁打破这个纪录,我们也会给予重奖。”按照邹振先的想法,以后的挑战赛最好每年安排在大学举行,以便让更多的大学生田径爱好者对三级跳远产生兴趣,中国三级跳远这个项目才能真正后继有人。

  记者厉苒苒(本报北京今日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体坛风云人物颁奖盛典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