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0年回顾之2005:《南方体育》之死 环法英雄离去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2月28日10:42  新京报

  《南方体育》在2000年创刊,作为一份极具个性的专业体育报,一年内挤进中国体育报刊三强之列,但却在2005年8月30日停刊。它作为一例鲜活标本,让中国其他体育媒体开始有意地剖析、反思和总结。

  新京报:创建《南方体育》,有哪些难忘的细节?

  龚晓跃:有点匆忙,三天前报社开会确定上马这份报纸,三天后就是出版日了。我后来好像一直在这种仓促的宿命里,总在想从容地创刊,总是疯了一样地把半成品扔到报摊上。

  那天张晓舟一个人做了八个版吧,他总是那样,急起来血就往上冲,就会跟大家吼,别计较细节了。后来他写一些中国足球报道,我跟他聊,说我们要提供更华丽的细节。他做音乐做文艺类的题目,会整得很华丽,而做新闻,就不太在意细节了。那时候我们基本上看不到《卫报》,也不知道《泰晤士报》言必称莎士比亚,但文本和形态,确实是整个团队最看重的指标。

  大概到三点吧,我们编辑部员工一起到我们平时常去的广州大道北“食为先”吃宵夜,所有人都在,情绪很亢奋。就像我们在行文中强调的语言暴力一样,我们一门心思想的就是怎么做一份能够制造所谓阅读愉悦的报纸。五点多的时候,我们又一起去了印刷厂,看还没有完全干的报纸,我们知道,它的确跟当时的其他体育媒体不一样。

  新京报:你如何定位《南方体育》?

  龚晓跃:我们以一种纯洁的心态,做了一份非常纯洁的报纸,就像玩一场高质量的游戏。就是这样。

  新京报:你认为《南方体育》的过人之处在哪里?

  龚晓跃:如果它确有过人之处,这个过人之处应该是它自由的学风。

  新京报:还能想起哪些印象比较深刻的标题和版面?

  龚晓跃:有点数不胜数的感觉,我知道其中的好多做法已经成了新闻学院的典型案例。  

  新京报:《南方体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得很好,这是什么原因呢?

  龚晓跃:自由吧。大家大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比较接近,这一点非常重要,再加上自由的氛围,碰撞经常发生,灵感必然喷发。当南方体育办到第二年,我记得比较常见的情形是,一些小朋友到我们那幢小楼里,开上几次激烈的选题会,做上几个月版,就会在细节和调性上藐视另外一些报纸,再过上一段时间,他就会成为其他媒体的猎头对象。前前后后在南方体育工作的不过百人,这几年有十几个干上了总编辑和编辑总监,在一些著名媒体里担任首席编辑和首席记者的也大有人在,这段经历使我们在散落于江湖后仍然拥有一个圈子,每次在北京或者上海或者广州,大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依然火光四射。

  新京报:《南方体育》与当时另两家体育报的区别和共性是什么?

  龚晓跃:《南方体育》跟《体坛周报》、《足球报》的共性是,都是用新闻纸印刷的可以算一条吧。《南方体育》能够被人惦记到今天,主要是强调“跟他们不同”比较多,我们在讲故事,在交谈,他们在发布资讯。后来我们把这份报纸搞垮,主要原因是跟他们类似的地方多了起来。

  新京报:“体育娱乐化”的想法从何而来?

  龚晓跃:我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大家都搞得很沉重实在不好玩,中国足球不出线,跟国计民生跟吃喝拉撒根本就没有关系,何苦要搞得如丧考妣的样子,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看成一个喜剧:这拨孙子又帮我们减少了一次在国际舞台上现眼的可能性。

  新京报:《南方体育》的死掉意味着什么?

  龚晓跃:我把南方体育退出江湖,当作我们这些人投身江湖的成人礼。垮掉的一代现在长大成人了,学会妥协与节制了,都混得有滋有味,场面很大。

  新京报:《南方体育》的死去,是否意味着以“有趣对抗无趣”的理念失败了?

  龚晓跃:这个理念怎么会失败呢?张晓舟当年谈我们这份报纸时有句话说得非常好:与现实死掐,给自己找乐。在中国,这至今仍然是最有质量的活法。

  新京报:你现在还认为体育新闻应该是一件有趣的事吗?

  龚晓跃:目前,体育新闻不但非常无趣,而且毫无益处。

  新京报:《南方体育》的死去,是因为外界所说的经营乏力和理想太盛吗?

  龚晓跃:跟理想没有关系。我们不会赚钱,我当总编辑好多年后还不会看财务报表,我们几乎把所有的智慧与精力都投入到办一份我们自己能够看得起的报纸上去了。

  新京报:你曾表态,认为《南方体育》死于日报和互联网的冲击,为何这样说?

  龚晓跃:我的意思是,体育报纸一定会死的,日报会先消耗它,互联网会最后出手埋葬它。

  新京报:《南方体育》停刊前,曾进行过哪些挽救和努力?

  龚晓跃:我们后来改成了周刊的形式,完全杂志化,我们那次离经叛道的改版来得太晚了,投资方给的时间又突然从一年缩短为半年,《南方体育》因此没能赶上中国周刊市场的成熟期。

  新京报:有人说,有品质、没市场是中国体育媒体乃至中国媒体整体的悲哀,你如何看待?

  龚晓跃:我现在会告诫自己,既然要参与市场竞争,就要准备为竞争做必要的妥协,这种心态也是一种成本的投入。尽管如此,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还是比较常见的,我常常会碰到一些媒体老板,他们热衷于嘲笑所谓文人办报,真不知道这是他们的悲哀还是文人的悲哀。 

  本报记者 范遥

  年度人物 阿姆斯特朗

  “环法英雄”阿姆斯特朗更像是一个神话里的人物。7月24日,33岁的阿姆斯特朗完成7连冠,创造了环法历史上的奇迹。这位曾经身患睾丸癌的美国车手,用了2年的时间来进行化疗和停赛休养,在摆脱病痛的折磨后,重新踏上环法征途的阿姆斯特朗在1999年代表美国邮政车队首夺环法大赛冠军,并在此后的6年里上演了一段不可思议的传奇经历,第10次参加环法自行车赛,成为环法历史上首位连续7次夺冠的车手。

  年度冠军榜

  2004-2005赛季英超联赛冠军 切尔西

  2004-2005赛季德甲联赛冠军 拜仁慕尼黑

  2004-2005赛季西甲联赛冠军 巴塞罗那

  2004-2005赛季意甲联赛冠军 空缺(尤文图斯被取消冠军)

  2004-2005赛季欧洲冠军杯冠军 利物浦 

  2004-2005赛季NBA总冠军 圣安东尼奥马刺

  2005年中超冠军 大连实德

  2004-2005赛季CBA冠军 广东宏远

  本报记者 范遥 整理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年体坛总结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