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帆船队荣耀的背后 梯队建设完善科技创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2月08日18:20  中国体育报

  平 萍

  上海帆船队是体育界的一面红旗,多次在亚运会、全运会、全国锦标赛上创造优异成绩,为祖国、为上海争得了荣誉。十一运会,上海帆船队再次全面开花,共收获OP帆船、男子激光级场地赛和女子激光雷迪尔级场地赛3项金牌,3枚银牌,实现了历史大飞跃。浦江健儿缘何能取得如此成绩?他们成功的秘诀值得探寻——

  依托优势 科技创新

  佳绩的取得来自于教练和队员们不懈的努力付出,更源于训练理念的不断更新,训练方式的创新。

  OP帆船主教练张静透露,善于学习是成功的基础。只要在国外训练比赛,全队上下便抓住一切机会,吸取经验,认真学习,甚至是拼命偷学。外国选手装拼船时,队员就在边上盯着看细节;海上训练别人在前面,就盯着它的航线跑,从中摸索独特的训练方法,提高航线选择的精确度。

  上海周边没有适合开展帆船帆板的场所和条件,运动员和教练常年在外地集训。而且,过去训练大多靠经验来掌握,无法进行科学量化。上海水上运动中心和多家科研单位为此联合开发了帆船模拟仪器,属国内独家首创,“这台全新的科研仪器,可以在陆地上模拟比赛的环境,风速、水流等都可以作调整和设定,为科研化和数据化进行了探索。我们尝到了依托科技优势和科学训练的甜头。”上海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建新说。

  梯队建设 完善合理

  “帆船队就是一个大家庭,一年365天有300多天生活在一起,训练在一起,相互间亲如一家,都以哥哥姐姐称呼”。而一茬茬的“传帮带”,使得梯队建设完善,整个团队有着很强的凝聚力。

  OP帆船是未来人才的摇篮,上海队早已是师傅、徒弟、徒孙的三代组合:主教练张静经历了4届全运会,整整16年,有三届全运会带领弟子夺金而归;22岁的朱仁杰是上海水上中心最年轻的教练,也是九运会OP级个人冠军;全运会参赛的5名队员有4人是今年世锦赛冠军的主力队员。十多年来,上海帆船队为国家捧回了7个世界冠军。

  第一位帆船世界冠军、奥运铜牌得主徐莉佳也是张静的徒弟。10岁那年,张静看上了这个聪明又会游泳的小姑娘,将她带入了帆船世界。虽然年纪轻轻,徐莉佳平时也指导师弟师妹,小运动员都管徐莉佳叫师傅。此外,有不少老将为了集体荣誉,甘心当陪练。如“男帮女练”,就是这个团队的传统。李建新表示,这些优秀运动员的“传帮带”和偶像作用,对小运动员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艰苦、枯燥的训练苦不苦?面对记者的提问,徐莉佳告诉记者:“苦对我们来说,不是用语言可以表达的。但我喜欢这项运动,爱那种蓝天碧海的感觉。” 

  勇于搏击 乐于奉献

  与大海为伴,以队伍为家。“我们就是‘候鸟’,总是跟着天气跑不同的地方训练”。正是项目的特殊性,使上海帆船队就像候鸟,冬天到南方海南、福建、广东,夏天就到北方青岛、日照,转战各地成为全队的家常便饭。为了备战第十一届全运会,全队在外漂泊了近一年时间,回上海小憩不到一个月。

  乘风破浪中,爱情之花也在悄悄绽放。这支队伍里,有多对“情侣搭档”。教练刘小马和张静,这对金牌教练结婚十余年,常年奔波在外,一直和队员同吃同住,夫妇俩也常常南北相隔。9岁的女儿刘诗琦只能由老人带,班主任也从没见过孩子的爸爸,“我们欠她太多……”说起女儿,张静一脸内疚。

  和他们一样的还有池强和陆连花,蒋林华、黄诚等,都是全身心扑在队里,有家不回。

  目前,女子激光雷迪尔级的年轻队员张东霜、倪晓雯、袁茹蓓等一大批选手已经赴国家队集训,“全运会后的目标,已瞄准伦敦奥运会”。上海帆船帆板队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邹映影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