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剑
随着东道主选手安永权在男子105公斤以上级较量中拿走总成绩金牌,为期一周的2009年举重世锦赛今天在韩国落幕。
这是北京奥运会之后世界举重强手的首次大型碰撞。和2008年夏天的扬眉吐气相比,中国女子举重军团在这次世锦赛上并没有展现出自身的最好水平,她们在7个级别较量中虽然捧回了6枚金牌,但是用奥运标准衡量,只有两个级别收获总成绩金牌,这和中国女举“梦之队”的身份相去甚远。
“虽然金牌不多,但是我们还是达到了参赛的目的。”中国女举总教练马文辉说,“我们这次参加世锦赛,最主要的目的是了解对手情况,为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收集一些信息。”
中国女举此次世锦赛“出师不利”在第一天的比赛中就有预兆,王明娟在女子48公斤级的比赛中被加重员“忽悠”,挺举最后一次试举王明娟举起的118公斤实际上只有115公斤——加重员在杠铃上少加了3公斤,虽然王明娟最终获得了这一级别总成绩金牌,但是这一小插曲还是让队员“心里不舒服”。
第二天53公斤级比赛陈晓婷再次为组委会的失误“买单”——挺举第二把,裁判组未能及时按中国队要求更改重量,这使得陈晓婷连续两次仓促上场试举均未成功。而在李雪英于58公斤级比赛中捍卫了“梦之队”的荣誉后,刘春红和曹磊两位奥运冠军却双双失利,最后的75公斤以上级较量,中国小将孟苏平的成绩更是与韩国选手张美兰的夺冠成绩相差27公斤之多。
马文辉认为,这一连串的失利已经给中国女子举重队敲响警钟,“我们要居安思危”,但目前中国女举“也绝不是就被别人比下去了”,“这次世锦赛我们原本就不是奔着金牌来的”。
“我们要给新人一些锻炼的机会,这次我们7名选手参加比赛,一多半都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她们需要国际大赛的经验。”马文辉说,“何况新人也不是国内各个级别中水平最高的,平均下来也就是全运会前3名的水平,还有全运会第四、第五名的,她们在比赛中都没有怯场,这还是值得鼓励的。”
和身经百战的老将相比,女举教练组更注重的是新人的潜力,而从比赛过程来看,中国女举仍然只在小级别上具有整体优势。
“这次世锦赛女举的6枚金牌都是小级别的,这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的训练还是卓有成效的。”马文辉说,“这也是我们备战伦敦奥运会的良好基础。虽然现在还不能确定参加下届奥运会的级别,但我们肯定会派最有把握的选手出战。”
19岁的李雪英是这次举重队的“重点表扬对象”,虽然和陈艳青奥运夺冠成绩相比还有5公斤差距,但她在58公斤级比赛中总成绩超过第二名白俄罗斯老将诺维卡娃14公斤之多。更让教练组欣喜的是,李雪英6次试举全部成功,这让教练组在战术方面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
新人的突出表现,足以给在北京奥运会上风光无限的名将带来巨大压力,奥运级别“七选四”的痛苦,是让女举国家队每一位队员都心有余悸的经历。
“像刘春红和曹磊都是因为全运会之后没有休息,所以也不可能在这次世锦赛上比出好成绩。”马文辉解释说,“她们恢复的时间不够,并不是不努力或者水平下降。”
按照教练组的说法,老将的伤病是她们最大的敌人。以刘春红为例,她多年来一直与伤病斗争,全运会三连冠已经让她体力接近透支,但她仍想通过保持高水平训练来调节竞技状态。虽然膝伤让她无功而返,不过马文辉仍然坚持认为:“刘春红一旦恢复,还是会在实力上占明显优势。”
但和刘春红不同的是,曹磊完败则是因为对手实力过于强大。哈萨克斯坦名将波多贝多娃6次试举成功并大幅提高成绩,出人意料地将三项世界纪录全部打破。面对这样的对手,曹磊只能接受失败的现实。
“我们开展女子举重走在别人前面,所以成绩一直不错。但这几年很多国家对这个项目越来越重视,比如土耳其、俄罗斯、亚美尼亚这些国家的选手,成绩提高非常快,每次比赛都能出来一两个破纪录的。”马文辉说,“这对举重的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需要竞争,这对中国队是一个促进,督促我们提高水平。”
根据举摔柔中心安排,以王明娟、刘春红和曹磊等人领衔的女子举重队,还将参加下周在香港举行的东亚运动会,而为期4天的东亚运也将是这些巾帼英雄2009年的收官之战。
举摔柔中心主任马文广在本次世锦赛之前告诉记者,举重队以主力身份参加东亚运,最主要目的不是竞技比赛本身,而是借助名将的影响力大力宣传全民健身,带动当地居民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
“等今年所有的比赛都结束了,从冬训开始,就要用奥运备战的状态来要求队员。”马文广说,“该治疗的治疗、该调整的调整,两年半时间不算长,要想继续辉煌,就要在训练中付出更多的努力。”
本报北京11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