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双保险缔造男举新王牌 龙清泉超越穆特鲁指日可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1月20日21:51  新浪体育
双保险缔造男举新王牌龙清泉超越穆特鲁指日可待

龙清泉越来越稳

  新浪体育讯 虽然未能刷新男子举重56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但丝毫影响不了中国大力士对于这个级别的统治力。抓举、挺举比赛,龙清泉和吴景彪尽显优势,轻松囊括抓举、挺举和总成绩金银牌。这也是中国男子举重在该级别竞争中首次取得如此大的优势,不仅为征战09世锦赛的中国军团打响了第一炮,也为中国男举增添一张王牌。

  中国双星交相辉映

  男子56公斤级是09世锦赛男女15个级别中率先开战的项目。首轮对抗,中国大力士占据明显优势。

  抓举比赛,吴景彪和龙清泉分别以131公斤、130公斤获得金牌、银牌,比第三名选手埃尔莫伊(突尼斯)125公斤的成绩高出一大块。挺举比赛,中国选手的优势更大,吴景彪和龙清泉开把重量分别达到155公斤、156公斤,当他俩出场时,其他选手均完成了三把,最好成绩仅154公斤。中国两将完成开把成绩后,便已确保三个项目的金银牌,优势之大可见一斑。

  与抓举相比,龙清泉、吴景彪六把中失误了三次,成功率不及抓举,但并不影响他俩在对手面前的优势度,龙清泉的夺冠成绩达到292公斤,平了他一年前问鼎北京奥运会的成绩。吴金彪286公斤的成绩,比总成绩第三名古巴选手阿尔瓦雷斯高出12公平之多,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抗。

  “双保险”囊括56公斤级冠亚军,而且优势如此之大,这在中国男举世锦赛征战史上还是第一次。   

  国内形成人才厚度

  男子56公斤级历来是中国男举的强项。国际举联第一次改级别前,该级别是第二最轻量级(前面还有52公斤级)。陈伟强、吴数德、何灼强、刘寿斌等在世锦赛上都曾取得过不俗成绩。

  上世纪末,国际举联第二次改级别,56公斤级重新成为一个级别,但“降格”为最轻量级。近七年来,吴美锦、李争有过多次夺取世锦赛冠军的成绩,但该级别的优势不大,还没有像62公斤形成一个人才厚度的优势。

  56公斤成为中国男举的一个王牌,还是近两年的事。这期间,国内举坛涌现出一拨青年高手。2007年第六届城市运动会,黎立志(286公斤)、陶劲(286)和吴景彪(280)分获总成绩前三名,他们三人的成绩即便放在世锦赛,也可确保前三名甚至是冠军,这三年世锦赛冠军成绩均在280公斤至283公斤之间。去年4月下旬举行的全国锦标赛,龙清泉、李争均举出292公斤的佳绩,创造了近三年世界最好成绩,尤其是湖南18岁小将龙清泉的脱颖而出,使中国选手在56公斤级确立了自己的优势。三个多月后的北京奥运会,龙清泉总成绩又一次达到292公斤,为中国男举第一次夺得该级别奥运会冠军(改级别后)。龙清泉的抓举(132公斤)、总成绩(292公斤)还分别创造了世界青年纪录。

  不久前举行的十一运,56公斤级总成绩前七名均超过283公斤,龙清泉、黎立志和吴景彪分别达到302公斤、293公斤和293公斤,均突破北京奥运会冠军成绩,他们三人年龄均不超过20岁。扫遍国际举坛,中国男举56公斤级无论是领军人物,还是一流选手的数量,均明显超过其他选手。毫不夸张的说,56公斤级已成为中国男举的第二张王牌。

  世界纪录指而可待

  挺举最后一举,龙清泉挑战169公斤,意在打破168公斤的世界纪录。美中不足的是,这一举没有成功。不过,这次失败并不影响他挑战世界纪录的信心。

  其实,龙清泉已经征服过169公斤,上月他在十一运大战曾将这一重量举过头顶,成为世界举坛第五位征服三倍于自己体重的大力士。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只能算超,而不是破。世界纪录仍然是土耳其名将穆特鲁七年前创造的168公斤。

  世锦赛本是龙清泉挑战超越穆特鲁的一次良机,这次未能将世界纪录写在自己名下,固然是一个遗憾,但从龙清泉赛后“败亦可喜”的表情,应该对这位少年抱以信心。

  19岁的龙清泉是国际举坛公认的天才,他虽贵为奥运会冠军,但出征世锦赛前,还没有出国比赛和参加世锦赛的经验。抓举比赛,他第三把132公斤被判违例的情况下,很好地调整了自己的心情,足以看出这位少年是不可多才的举重奇才。

  以龙清泉的实力,他已经具备170公斤左右的挺举实力,如果抓举方面有所增强,近一两年内他挑战的不仅仅是穆特鲁的挺举世界纪录,至少还包括他的总成绩世界纪录。  (王全立)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世界举重锦标赛专题 

更多关于 龙清泉 举重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