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武警拳击队成全运最大赢家 将战拳击联赛打造铁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1月11日13:58  中国体育报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十一届全运会拳击比赛中,代表前卫体协参战的武警拳击队以16人出战,收获两金四银一铜及两个第五名的佳绩,其中李超和李强包揽了51公斤级的冠亚军,成为所有参赛队中的最大赢家,引起各队及媒体的高度关注。

  事实上,自1986年中国拳击恢复以来,武警拳击队一直以打法硬朗、作风顽强著称,是国内的一支劲旅。他们不仅屡屡在国内比赛中问鼎,还为国家队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令人刮目。

  不过,在上届全运会上,这支劲旅却遭遇了“滑铁卢”仅获得一枚铜牌。然而,沉重的打击并没有让这支“铁军”倒下,而是经过4年的卧薪尝胆之后重新崛起,最终在十一运会上获得丰厚的回报。那么,他们成功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

  现中国拳击协会副主席、武警体工大队队长李青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首先,狠抓教练队伍建设,训练理念紧跟世界拳击发展潮流。

  李青生说,上届全运会后,武警拳击队重新组建了以魏洪涛为首的教练班子,在训练中始终强调要结合实战,紧跟世界拳击技术发展趋势。而所谓结合实战和世界趋势,就是要强化教练和拳手对拳击规则的理解,技术动作要规范,在提倡主动进攻的同时,根据规则(得分拳一定借助后腿支撑和腰腹力量打出的清晰有力,且没有任何格挡)注重防守,尽量不给对手得分的机会。

  例如,此次获得57公斤级银牌的刘强在与云南猛将熊兆荣的比赛中,就是通过控制距离等有效的防守手段,用清晰有力的直拳和节奏的变化打乱对手,轻重有序轻松获胜,体现出较高的战术素养和临场的控制能力。

  其次,训练因人而异,打法多样,技术动作需要得到裁判的认可,不走弯路。

  李青生认为,训练中绝对不能练得舒服,而比赛时输得一塌糊涂。因此,他对教练的要求是,在狠抓专项基础训练的同时,绝不能凭经验教学,全盘照搬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因为比赛是训练的一面镜子,练得是否对路需要通过比赛来检验,拳手的技术需要得到裁判的认可,否则就是无的放矢,训练与比赛脱节。

  因此,李青生每次作为国际田联三星级裁判执法奥运会、世锦赛等国际大赛时,都会仔细观看国外优秀拳手的技战术打法,技术发展趋势以及裁判对拳手技术得分手段把握的尺度等等。回国后利用每周三的业余研讨会,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教练,开拓他们的思路和视野,同时对训练进行点评,即一种打法好在何处,不足在哪里。因为裁判打分是依据规则的,哪些动作可以得分,哪些不能,教练脑子必须清楚。

  应该说,这些要求和做法在训练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使拳手在今年的全国锦标赛和本届全运会上充分发挥了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他们的技术得分手段得到了裁判的充分认可。

  最后,训练管理很重要。

  李青生说,武警拳击队在狠抓教练和拳手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对日常训练的管理也非常重视。作为“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出成绩,四年夺金牌”的体工队目标,领导和教练必须对运动员严格要求。例如,要求运动员进行300次空击练习,一定是不折不扣地认真完成,让他们训练有紧迫感,而不是敷衍了事,从而提高训练质量。

  李青生坦言,这一届教练班子工作都非常努力,业务钻研的风气很浓,运动员训练刻苦,集体的荣誉感很强。另外,队伍比较整齐,从小级别到中大级别,都有一些不错的拳手,年龄结构也较理想,这也是他们在本届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原因。

  由于2012年英国伦敦奥运会男子拳击改为10个级别,因此他们也将进行相应的调整,突出重点级别和重点拳手,如李超、李强、刘强及64公斤级维吾尔族全运会冠军买买提吐孙等。此外,他们还将参加从明年开始的中国拳击俱乐部联赛,并将主场确定在北京的奥体中心体育馆,充分利用联赛的平台,继续打造武警拳击队“铁军”的形象,为中国拳击的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