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蔡振华到孔令辉、刘国梁再到马琳、王励勤,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与中国乒乓球的对抗持续了20多年,成为世界乒坛的一段佳话,老瓦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乒坛的“常青树”。中国人喜闻乐见于有这样一棵“常青树”,因为中国乒乓球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独孤求败”的境界。但想在中国复制这样的“常青树” 几乎不可能。
上周结束的英国乒乓球公开赛,立志做中国乒坛“常青树”的王励勤和马琳,多少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面对小将们的冲击,“马王”应生“时不待我”的感慨。英雄已到迟暮时?
王励勤曾是2001年英国公开赛的冠军,之后该项赛事停办直到今年又复办,因此,王励勤是作为卫冕冠军来参赛的。然而,首轮比赛王励勤便以3比4不敌世界排名第78位的葡萄牙选手阿波洛尼亚,爆出大冷门。联系到王励勤最近一年已经不止一次在各项比赛中首轮或次轮就出局,人们不禁怀疑,这位曾经三夺世锦赛男单桂冠的英雄是否已经有些迟暮。马琳则差点步了王励勤的后尘,他在首轮比赛以4比3险胜法国选手马特内,第二轮以4比0完胜过关,第三轮与日本选手吉田海伟苦战7局最终以4比3涉险过关。半决赛,马琳以4比0零封日本的岸川圣也,可在决赛中又被马龙剃了光头,以0比4完败,这种“过山车”的表现,多少反应出他状态的不稳定。
悉尼奥运会后到雅典奥运会前,“马王”二人几乎包揽了各大比赛的决赛席位,开创了世界乒坛的“马王时代”。王励勤在2005年和2007年两度登顶世锦赛男单冠军,马琳也在2008年奥运会夺冠,“马王时代”一时登峰造极。
然而,今年的世锦赛后,“马王”却同时陷入低迷。马琳在北京奥运会后一直与冠军无缘,算上去年和今年的乒超联赛两次亚军、年初的卡塔尔公开赛亚军和十一运会团体亚军,马琳已是四连亚。王励勤则始终被王皓、马龙甚至是张继科等小将压着。竞技体育推陈出新的规律,有如无形的掌力,将两位老将逼到了悬崖边上。英雄总有迟暮时。进还是退,就成了抉择。
体能技术是关键
英国公开赛后,刘国梁曾直言:“现在看来,两个老队员(马琳、王励勤)面临一定冲击,球的质量和他们的想象还是有很大差距。”但他拒绝为两位老将找体力方面的借口:“不是体力问题。平时公开赛都是到达后第二天就打,这次他们已经提前三天来准备了,而且国家队之前也集中了一段时间。”
然而,两位老将又都感觉到力不从心。31岁的王励勤和29岁的马琳现在每打比赛,都会感到体能跟不上年轻选手。十一运期间,马琳就多次表示自己在团体赛后精力和体力都明显下降,场上的步伐移动有些慢。王励勤也多次表示,自己更多的时候是靠经验在打球,拼体能是拼不过年轻选手的。
除了体能,技术落后也是两位老将面临的困境。决赛中面对知根知底、技术先进的马龙,马琳反手位的漏洞暴露得比较明显。无机时代,由于正手优势不如以前,这种漏洞暴露得更为突出。马琳现在也在学王皓的直板反打,就是想改进自己的技术。王励勤的技术相对于王皓、马龙等人,同样显得落后。最近一年多,王励勤对王皓、马龙二人几乎没有胜绩。
体能、技术都处于劣势,马琳、王励勤却还在坚持,因为他们都有未了的心愿。马琳缺一个世锦赛男单冠军,王励勤缺一枚奥运会男单金牌。两人甚至都表示希望打到伦敦奥运会,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的确让人心生敬意。
然而,中国乒坛更新换代的速度比电脑还快。想当国乒的常青树,谈何容易。 本报记者 林本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