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男排更年轻的在哪里 后备人才选拔已捉襟见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1月03日18:10  中国体育报

  十一运会男排与女排比赛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年轻一代“抢班夺权”的全面胜利。当一大批“85后”的球员成为半决赛和决赛场上的主角时,让我们略感遗憾的是,更年轻的队员们在哪里?

  翻开十一运会男排比赛秩序册,不难发现那些一直挂在我们口中的成名已久的年轻运动员们其实已经到了技术和心理成熟的年龄。比如1984年出生的任琦,1984年出生的焦帅,或者1985年出生的崔建军,1984年出生的于大伟……25岁、26岁的年纪让这些球员必须在这届全运会上接过老前辈的枪,因为从运动年龄来说,他们已经成熟,他们已经不再年轻。

  那么更年轻的一代在哪里呢?在决赛赛场上,我们能够见到年龄最小的队员是解放军队的仲为君,他的年龄是20岁零6个月,而其他队中那些和他年龄差不多的球员诸如陈平、边洪敏、寇志超、梁春龙、李润铭等还没有机会站在全运会决赛这个至高无上的舞台之上。他们在十一运会的赛场上品尝了失败,也付出了成长所需要的代价。

  当我们把这些名单和国家队大名单两相对照,不难发现,无论是“抢班夺权”一代,还是那些更年轻一代人,大多逃不出国家队大名单。从积极的方面,这说明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就不断进行新老交替的中国男排阵中,主帅周建安的确已经把他所能够挖掘、挑选到的优秀年轻选手都积极地揽至麾下;然而从不积极的一方面来说,中国男子排球在后备人才的选拔方面,至今还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虽然从竞技规律上说,我们不应该奢望在伦敦奥运会周期伊始举行的十一届全运会赛场上看到更多更出色更年轻的选手,但当国家队主帅在看过十一运会比赛之后竟发出“情况还不很乐观,没有发现更多更理想的新人”这样的感慨时,那么一定是有些情况不对了。对于男子排球这一在中国并不算奥运优势项目的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中,如果想要追求成绩上的更进一步,那么后备力量的培养必将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男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