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之后第一天就诞生23枚金牌。
目前,不仅金牌争夺战正在激烈上演,东道主山东夺取“大金牌”的工作也到了关键时期。
今年7月6日,十一运组委会明确向外界宣布了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筹办十一运目标:山东要夺取办赛“大金牌”。这也是全运历史上东道主第一次提出“大金牌”的筹办目标。
山东提出“大金牌”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刚刚获得十一运承办权,很多人首先想到山东运动员露脸的机会来了。随着筹办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之后,山东对十一运筹办工作在思想认识和工作把握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这一提法让人豁然开朗,使山东对办好十一运的目标有了一个更完善和更高层次的认识,迅速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
■东道主全力冲刺“大金牌”
每一枚金牌的背后都凝聚着辛勤的汗水,要夺取“大金牌”,更是如此。
作为东道主,山东在过去4年时间里精心搭建十一运平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为主题,以“创一流水平、促和谐发展”为目标,在办赛理念、办赛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走过了一条不平坦、不平凡的筹办道路。山东有信心,也有能力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举办一届富有特色、平安祥和、人民满意的全运盛会。
东道主全力冲刺“大金牌”的步伐迈得坚定有力。
山东新建和改造了129个比赛和训练场馆,全部达到赛事要求,一些场馆具备了承接国际单项赛事的功能。把“全民全运”落到实处,规划建设了861项城市全民健身工程和3.2万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基本形成沿海、沿黄和历史文化三条全民健身景观带。在济南设立了全运史上第一座全运村,为广大运动员、媒体记者提供良好服务。23万名各类志愿者提供赛事和城市运行保障,充分展现了山东人民的精神面貌。创新赛会组织,在17个市统筹安排赛事,这在全运史上也是首次;首次设立两级组委会模式,除了十一运组委会外,还在各个分赛区建立了赛区组委会,取代以往分赛区由竞委会负责的模式,这使得整个筹办组织工作有序推进。科学安排项目布局和竞赛日程,及早进行器材设备购置调试,全力打造了107个赛会应用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数字全运、宽带全运的目标。
一流的场馆设施,一流的竞赛组织,一流的服务保障,山东夺取“大金牌”信心十足。
■“大金牌”赢得广泛赞誉
山东要赢“大金牌”一经提出,即刻赢得了广泛赞誉。
高档的比赛场馆赢得中国乒乓球界元老张燮林的多次称赞。参加过历届全运会,亲眼见证过场馆历史变迁的张老自豪地说:“全运会的乒乓球比赛我一场不落,今年的比赛尤其精彩,特别是这个场馆建得很漂亮。”
业内专家认为,山东真正把握了“东道主”三个字的确切内涵,那就是提供一流条件,办一届秩序井然、反响良好的全运会比狂揽金牌更为重要。
山东明确提出不争“小金牌”而要争组织工作和民众口碑的“大金牌”,这给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许基仁留下深刻印象。他评价说,山东不刻意追求金牌总数第一,既是本届全运会也是全运史上的一股清风、一个亮点。许基仁认为,在迄今已结束的诸多全运赛事中,东道主山东赢输多在尺度之内、情理之中,显示了这个文化大省的宽厚、仁和之风。
山东倡导共享全运,力求发挥全运会长期多元效应,用要拿“大金牌”的理念为全国体育健儿搭建舞台,使全运会的格局有了更开阔的视野、更宏大的气势。山东主动卸下“金牌第一”的包袱,无疑为今后各届全运会的举办带了一个好头。 (郭 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