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栏王成刘翔商业伯乐 另一赛场同样助其辉煌(图)

两代栏王李彤(左)拥有很多“共同语言”
两代栏王李彤(左)拥有很多“共同语言”
李彤昔日英姿
李彤昔日英姿
第一代“亚洲栏王”如今已经成为商界精英
第一代“亚洲栏王”如今已经成为商界精英

  李彤的身份有些复杂,他是刘翔的老前辈,现在又是“翔之队”在商业领域内的重要决策者。

  15年前,李彤在广岛亚运会上以13.25秒的成绩获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并打破了这个项目的亚洲纪录;2002年,未满19岁的刘翔在国际田联洛桑大奖赛上跑出13.12秒,超越了李彤,也刷新了尘封24年的世界青年纪录,刘翔由此成为中国甚至全亚洲在男子径赛短道项目上的代表人物。两人之间的渊源因为男子110米栏而变得深刻,李彤在1997年退役后辗转成为耐克中国的体育营销总监,他上任后的最大手笔就是把刘翔拉入耐克品牌旗下,使“中国飞人”成为耐克最知名、“星途”最灿烂的代言人之一。

  曾与刘翔大师兄“为敌”

  击败陈雁浩拿下广岛亚运会金牌,是李彤运动员生涯的“顶点”,而在记者要求李彤说说当年的参赛故事时,他第一个提到的人,正是刘翔的大师兄陈雁浩。  

  “13.25秒在今年的(柏林田径)世锦赛上还能得一个比较好的名次!”已转型为外企白领的李彤,在说到自己的辉煌战绩时像是在开玩笑,他曾以这个成绩保持男子110米栏亚洲纪录8年之久。

  “我在世界杯赛上拿过第4名,当时世界排名也是第4、第5位左右,亚洲纪录也在我手里,(广岛亚运会)比赛前教练组和我自己都有比较高的期望。那时候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陈雁浩。”李彤回忆道,“1993年的全运会上我就是输给了陈雁浩,只得了第二名,他的教练就是孙海平指导,那时陈雁浩年轻,冲劲也足,各界对他的期望也很高。”亚运金牌无法掩盖李彤在更长时间里的郁闷,谈到自己的运动员经历时,李彤常会表示“可惜没有遇到一位好教练”。

  “如果一开始我选择在国内练跳远,达到的水平可能会更高。”李彤说,他初练田径时专攻400米跑,中学开始学跨栏。高考前,李彤转投跳远,随后赴美国留学。“美国的教学和训练方式跟我原来的技术模式冲突较大,所以练得很辛苦,也没什么收获。(跳远)成绩下降以后,我的奖学金就成问题了,考虑到我那所学校的跨栏水平较低,要拿全校名次不难,所以又去练跨栏了。”

  李彤重新练跨栏两周后,就跑出了近14秒的成绩,“14秒多当时在亚洲能排前三了。练跨栏这个过程耗费了很多年的时间,如果早有名师指导,我会少走些弯路,成绩也可能更好些,让刘翔破起来就更困难一点。”他笑着说。

  回想起当运动员时的艰难,李彤已经释然,“从1979年开始到1997年退役,这18年挺不容易的,但对我来说也都是很美好的回忆。”退役以后,李彤并未停留在“老本行”的领域内,但他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与“跨栏”联系紧密。

  选择刘翔是必然的

  李彤作为耐克公司的代表选中了刘翔,也作为刘翔在商业领域的“伯乐”,把他带向了一个意义不同的“赛场”。  

  1997年李彤正式退役,并入读北京工业大学,随后又考入了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辅修体育教育。毕业后李彤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大方正集团,2002年,也就是刘翔在洛桑崭露头角的那一年,李彤加入了耐克中国公司。

  在洛桑的跑道上,刘翔的钉鞋和成套运动装备,都是耐克公司专门为他设计制作的,直到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耐克公司连续为刘翔提供了多年的运动装备;北京奥运会前,耐克还专门针对刘翔的右脚踝伤势完善了钉鞋的细节做工,可惜这双鞋并没有机会在鸟巢的跑道上放出异彩。

  “不是某个运动员达到了一定的成就以后你才去找他(担任商业形象代言人),我们关注的是有发展潜力的年轻运动员,我们会给他时间,帮助他们达到他们能去的最高水平,发挥他们的潜质。”李彤如此解释他的营销团队对选择运动员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的“原则”。事实上耐克也是第一家“看上”刘翔的跨国企业,耐克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刘翔的成功,两者也互相促成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声名远扬”。

  “选择刘翔是必然的,但巧合的是,我加入了这个公司,我做了这个项目。”李彤说,“(选择刘翔)得益于我以前当过教练,有点选材的灵感,看体型、看爆发力,他都有提升的空间。”

  刘翔不是“最后一个”

  “刘翔是不可复制的,但以后也可能会有运动员达到他这个水平,从这个角度看,他不会是‘最后一个’。”  

  在北京奥运会上退赛以后,耐克公司曾经为刘翔制作了一套传播时间不长的“危机公关”广告,但此后的一年间,刘翔的形象已经从耐克中国的各地门面“下架”。

  2009年9月20日晚,刘翔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复出,并跑出了13.15秒的出色成绩,从9月18日出席赛前新闻发布会开始,直到现身赛道,刘翔在公众面前总穿着一件印有“10.24”字样的耐克T恤,这个日期是耐克“赛跑全人类”活动的进行日,可见刘翔已经重回广告商视线,他的“商业价值”也重新复苏。

  “像刘翔这样的苗子国内肯定还有没被发掘的,”李彤说,“但这份工作需要基层的教练去做、去培养,我们要做的是积极配合推动田径运动在中国青少年群体里的发展。”

  转投商界,李彤“发掘”了刘翔,如果将这看成是一次“风险投资”,那么可以说李彤的决策算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当运动员的时候,我每天都会去寻求对自己的挑战,希望今天比起昨天来说都有提高,明天也要比今天做得更好。”李彤说,“所谓纪录都是昨天的,运动员经历让我形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下个阶段必须比这个阶段要做得更好。”

  ■ 本专题策划 本报记者 陈伟胜

  ■ 本专题撰文 本报记者 许蓓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刘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