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袁伟民深度总结思考中国体育:现在是转型最佳时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10月10日17:17  新华网
袁伟民深度总结思考中国体育:现在是转型最佳时机
(点击观看组图)

  “现在是中国体育转型的最佳时机。”国家体育总局原局长袁伟民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一再强调这个观点。他在将于10月11日出版的《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中也详细阐述了这个看法。

  作为中国体育军团征战多届奥运会的领军人物,离职近五年的袁伟民观看北京奥运会赛事后,用更加冷静、客观的心态看待和思索了他非常熟悉的中国体育。

  袁伟民说:“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需要金牌,而我们也已经做到了,北京奥运会已经名列金牌榜榜首,已向世界证明中国是金牌大户,现在我们应该在保证优势项目和抓好重点基础项目发展的前提下,花大力气发展群众体育。”

  袁伟民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奥运会我们拿40块左右金牌,奖牌稳定在90块左右,总数可确保在前三位,这就可以了。中国是泱泱大国,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不要过分地追求金牌的功能,靠多拿金牌证明中国人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历史赋予我们的任务已完成,中国体育要实现更高的目标,为增强全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所以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群众体育,这才是成为体育强国的根本,回到体育的本质。现在是最好的机遇,群众体育上去了,才能出现人才群,田径、游泳、集体球类项目等才能有雄厚的人才基础,才能促进竞技体育真正搞上去。”他呼吁道:“要借北京奥运会的余热,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中来,尤其是青少年要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身心健康,一生受益……我们要维护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权利,让学生、家长、老师都认识到,体育锻炼是学校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袁伟民说:“衡量一个国家是不是‘体育强国’,竞技体育的成绩只是一个方面。即使是竞技体育成绩,也不能仅以金牌数衡量,更要看奖牌数的多寡,因为奖牌才是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的表现;同时还要看建立在体育人口基础上、影响大的基础项目和集体球类项目,如田径、游泳、三大球等,在此方面我们与体育强国美国还相差得很远。”

  在《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中,袁伟民提出了衡量“世界体育强国”的三个标准:体育人口的多少,体育产业的强弱,体育成绩的好坏。他认为,不仅要将体育作为一种兴趣,而且要把体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体育观念很强、经常参加比较正式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才能被称为体育人口。其次,中国目前还远没有产生像耐克、阿迪达斯那样的世界顶级体育装备品牌,没有形成体育产业链,人均体育场地也远不如体育发达国家。第三,就奥运会金牌数而言,中国称得上是“金牌大国”,但中国的优势项目多是世界上普及程度不高、市场效益不佳的“小众”项目,而需要广泛群众基础的田径、游泳、集体球类项目则还比较弱。

  谈到即将在山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袁伟民说,中国体育界要树立正确、科学的政绩观,坚持“国内练兵”的宗旨,要在合乎法律和道德的基础上展开竞争,一定要防止“唯金牌论”,避免恶性竞争。

  《袁伟民与体坛风云》一书将于11日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披露了袁伟民从事体育工作47年、特别是担任体育总局局长5年来的风雨历程以及对中国体育的总结和思考。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袁伟民发布自传专题 

更多关于 袁伟民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