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沙利文揣着冠军奖杯和55000英镑飞回了英国老家,那里等待着他的是一帮头发已经斑白、戴着老花眼镜的“化石级”粉丝,更多的年轻体育消费群体更加热衷于足球、板球甚至是网球。斯诺克,这项134岁高龄的运动尽管在英国本土的境遇每况愈下,但在中国,除了那些亲眼目睹过“火箭”风采的球迷在津津乐道几天前的连场鏖战,背后还有6000万人在不同城市、不同球房甚至是露天球台,享受着球桌上撞击的乐趣。或许,他们当中有人期待自己成为下一个丁俊晖,或许,他们只是为了消磨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但毋庸置疑,距离斯诺克发源地英国万里之遥的中国,已经成为斯诺克重返巅峰至关重要的根据地。早报记者 陈均
斯诺克的发源地英国有6000万人口,而在中国,平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的人就有6000万。以上海为例,目前已经拥有1300家台球房,而就在世界冠军奥沙利文现在的居住城市埃塞克斯,只有一家台球房。
上海斯诺克大师赛 每场1500人现场观战
“我们已经办了三年赛事,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谈及刚刚结束的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主办方上海东亚体育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祁伟毫不掩饰自己的喜悦,“我们的观众人数大幅度增加,平均下来,每场比赛有1500名观众,丁俊晖和奥沙利文的比赛甚至坐进了2500人,世界斯诺克协会的官员告诉我,历史上最高的上座人数也就是3000人。”
斯诺克大师赛早已成为了上海的五大黄金赛事之一,按照祁伟的说法,随着赛事的举办,中国的球迷也与日俱增,“我们将全世界最好的球员、最好的赛事呈现在球迷面前,我们希望能够借助大师赛培养更多的球迷,事实证明,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就拿场馆边上的东亚富豪酒店来说吧,总共300多个客房在赛事期间都被订满了,很多球迷是从外地赶来观看比赛的。”
除了现场观赛的人群,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更是难于计算,据悉,2005年丁俊晖与亨德利的比赛曾经吸引了1.1亿观众,这次大师赛的收视率同样惊人。“斯诺克大师赛的收视峰值高达4.5个点,决赛平均收视率达到2.7个点,英超联赛在体育频道的收视率只有1个点多一些,收视率一直很高的中超联赛差不多是3点多。”上海电视台体育频道赛事转播部主任张迅给出了这样一个喜人的数据。另外,张迅还透露,中国第一张球台出现在清朝时期的上海。
相比于很多运动,祁伟坦言,斯诺克在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斯诺克的发源地英国有6000万人口,而在中国,平时参与到这项运动中的人就有6000万,以上海为例,几年前有600家球房,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1300家,这意味着仅仅一个上海市就涵盖了如此庞大的台球人群。奥沙利文现在的居住城市埃塞克斯只有一家台球房。”
“中国不仅有顶级比赛 还有庞大的市场”
本次上海大师赛将全世界所有的斯诺克高手一网打尽,奥沙利文甚至不惜带伤比赛,对此,祁伟表示,不仅仅是大师赛需要这些顶尖选手,这些斯诺克巨星也需要中国,“这一次大师赛所有的球手都带着自己的经纪人来了,他们知道中国是一块巨大的市场,他们不仅仅可以在这里参加顶级的比赛,还可以寻找到合适的商机。”比如亨德利就代言了星牌球桌,塞尔比代言了君爵。作为近两年风头最劲的年轻球手,塞尔比还曾经打趣:“中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不严重,中国有很多斯诺克球迷,也有很多有实力的企业,我希望中国多举办一些世界性的斯诺克赛事,这样我会考虑长期在中国居住,学会中国话。”
或许塞尔比适时展现了一下自己的幽默,但中国对于斯诺克选手的吸引力可见一斑,此间,祁伟甚至透露了奥沙利文的幕后小故事,“罗尼来的时候,背部旧伤复发,连脱衣服都需要别人帮忙,不过他一直不想放弃这次比赛,我们第一时间请了上海体院的康复师为其治疗,可以说,他的最终夺冠康复师居功至伟。”
说到奥沙利文,祁伟也不禁笑了,“第一次按摩结束后,罗尼感觉好多了,第二天他甚至坐车赶去体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当时面对针灸治疗时,天不怕地不怕的罗尼还很害怕,不过后来他就上瘾了,今年10月份罗尼还会来上海一趟,目的就是接受中国康复师的全面治疗。”
的确,在上海,人们见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奥沙利文,一向桀骜的他始终彬彬有礼,谢幕晚宴时他甚至不厌其烦与多达70名球迷一一合影,“这是一段美妙的时光。”奥沙利文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的喜爱,青睐中国的又何止“火箭”一人呢?“这里的接待很好,这里的球台很棒,这里的观众也很热情。”早早被淘汰,亨德利依然不忘记为大师赛做“宣传”。实际上,随着对中国承办的比赛以及对中国市场认知度的逐步提高,全世界的顶尖球员都更加重视中国,第一届大师赛时,很多排名较高的球员在赛前都不怎么练球,但现在就连奥沙利文也会在晚上11点多赶去球房。
全球斯诺克竞技外的台球产业六成份额源自中国
今年,世界斯诺克排名赛共有6站,其中4站在英国本土,剩下的两站都在中国举办,中国在世界斯诺克版图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抛开斯诺克竞技,目前世界上台球产业60%的份额也源自中国。“可以预见,中国在世界斯诺克运动中占据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丁俊晖、梁文博这样优秀的选手,随着斯诺克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如果有一天中国斯诺克像乒乓球一样矗立在世界之巅也并非梦想。”上海斯诺克大师赛从无到有,从一个新生事物到备受追捧,作为一名亲历者,祁伟憧憬无限。
“中国公开赛最早就在上海举办,当时世界斯诺克协会自己出钱出力在中国举办赛事,他们已经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现在我们自己接手运作大师赛,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斯诺克运动的前景一片光明。”当然,在乐观的同时,祁伟也袒露了忧虑,“大师赛的举办得到了政府和小球管理中心的鼎力支持,不过在招商方面远未达到我们理想中的效果,荣威冠名赛事,但其他的赞助尚未跟进,虽然票房逐年递增,不过总体来看,我们还处于亏损状态。”
按照大师赛组委会的想法,明年的赛事将进一步加大宣传,为了在普通老百姓中扩大影响,有可能组织类似业余大师赛这样的赛事,“赛事是我们推动斯诺克这项运动的平台,更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更多的商家愿意投资,中国的斯诺克才可能获得长足的进步。”此间,祁伟大胆设想斯诺克也可以像乒超联赛那样实行俱乐部制,“如果可能的话,未来斯诺克也引入俱乐部体制,让世界知名球手参加中国的俱乐部,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眼球,对中国的球手也是一个促进,你想一下,如果天天和塞尔比这样的球员一起练球,水平能不提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