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深度接触中国体育科研人 辉煌成绩背后的无声助推器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9月16日17:25  新华网

  记者吴俊宽 马向菲 邹大鹏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上,东道主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与劲旅阿根廷队激战120分钟后难分胜负。在残酷的点球大战面前,双方看似机会均等,但是德国队门将莱曼手中的一件“秘密武器”却让胜负的天平发生了倾斜。最终德国队点球4:2胜出,顺利挺进半决赛。

  赛后莱曼向外界展示了这件“秘密武器”。原来德国队教练组赛前就做好了点球决战的准备。通过观看大量的比赛资料片,教练组总结出了阿根廷队球员罚点球的习惯,并记录在一张小纸条上。比赛期间,莱曼把这份“点球秘籍”塞在自己的战靴中,每次对方罚球之前都要取出来参考,最终帮助东道主涉险过关。

  其实,对于对手情报的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只是体育科研工作最皮毛的环节。翻开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的大名单,几乎每一支队都配备有科研教练,这些体育科研工作者就像是运载火箭上的助推器,用辛勤的汗水和默默无闻的奉献,推动着中国体育健儿在世界赛场上披荆斩棘、摘金夺银。

  甘当绿叶 服务团队

  “体育科研工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科研需求都直接来源于运动训练实践,这也就决定了科研人员的服务意识必须很强,一切工作的重点都必须紧密围绕着训练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开展,”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洪平博士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

  洪平从事体育科研工作已有10年时间,常年坚持工作在国家队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第一线,先后为国家游泳队、跳水队、女子篮球队以及体操队提供科研支持。自参加工作以来,共主持课题10项。2008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授予“2008年北京奥运会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2009年获得国家体育总局“2008年北京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个人一等奖”。

  在洪平看来,“提供服务”应始终放在体育科技工作的第一位。他以国家举重队运动员减控体重为例解释说,科研人员做好体重减控工作不可能在实验室里凭空研究,必须深入训练场,走进运动员食堂。因此,举重队科研教练赵鹏每节训练课都坚持在训练场上,对运动员的实际训练量和运动强度进行详细地统计和分析,计算其每天的能量消耗,在食堂里观察运动员一日三餐的饮食情况,并通过科学的计算评估运动员每日的摄入和消耗比例,从而向教练组提供建议,帮助运动员科学训练、合理饮食,最终保证运动员在正常训练的同时达到减控体重的目标。

  洪平说,国家体育总局始终坚持“体育发展依靠体育科技进步,体育科技面向体育运动实践”这一方针,“科研教练”就是这一方针的体现。他将科研人员的体育科技实践和教练员的运动训练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研”和“教练”就像是两个圆,无论两个圆是相离、相切还是相交,都不算完美的结合。只有当两个圆完全重合,当科研工作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服务教练工作的需要,科研教练的作用才能够发挥出来。

  辛勤工作 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科研教练必须与国家队吃在一起、住在一起、比赛训练在一起。每天运动员一早起来训练,科研人员就要出现在训练场上,对运动员的训练情况进行观察和检测。一天的训练下来,运动员和教练员都休息了,科研人员还要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和统计工作,为教练员制订科学的、针对性强的训练计划提供科学的依据。工作到深夜是经常的事,有时甚至是通宵达旦。

  “室内项目的科研教练还好一些,如果是室外项目科研教练还经常要接受烈日高温的考验,”洪平说。由于运动队长期集中,经常要在不同的地方集训、参赛,随队的科研人员也大都习惯了这种东奔西走四处为家的生活。只是融入家庭的时间少了,对家人的照顾更是远远不够。

  洪平介绍说,有很多运动员为了训练备战一年回不了几次家,而队里的科研教练也是这样。赶上过年过节不能和家人团聚已经是家常便饭。为备战北京奥运会,担任中国赛艇队副领队的科研教练吴昊一年在家的时间还不到两个星期。在乒乓球队服务的科研人员肖丹丹新婚不久就回到队伍,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每一个科研人员都欠了家人一笔账”,洪平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

  成果丰硕 态度谦逊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一举摘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和28枚铜牌,史无前例地登上了奥运会金牌榜的首位。这些奖牌的取得与体育科研工作者的辛劳和汗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专门为刘翔提供科研服务的“翔之队”组长李汀曾经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竞技体育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那么孙海平教练是指挥官,刘翔是突击队员,而科研小组是参谋部,就是要收集情报,掌握敌我的情况,然后向指挥官提供参考意见,从而制订作战计划。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司长蒋志学说:“体育科研对竞技体育成绩不好量化。夺取金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主体还是教练员和运动员。但是可以说,没有科技的支撑和保障,一些运动队的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而且越是高水平的运动队,体育科技的影响越大。”

  在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的统计材料中,中国的体育科研人员专门针对北京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取得的理论成果就有30多项,其中几乎涵盖了包括跳水、体操、举重、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跆拳道等所有中国代表团的“夺金大户”。

  但是对于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中国体育科研人却始终保持着谦逊谨慎的态度。他们甚至不愿意用“幕后英雄”这样的字眼描述自己,而是一再强调自己只是普通的体育科研服务人员。

  当被问及工作中最大的骄傲时,作为北京奥运会中国女篮和体操队的科研教练,洪平提到的不是自己的科研成果,也不是自己获得的一项项殊荣。他说:“最感到骄傲的事情就是站在场边看着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升起,那种兴奋和激动丝毫不亚于在场上拼搏的运动员。”

  洪平的话看似平凡,但他说出的也许正是那些甘当绿叶、无私奉献的中国体育科研人的心声。(完)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体育科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