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斯诺克良性循环如何产生 当专业选手花费大回报小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9月15日15:33  新民晚报

  在上海,到底有多少人正儿八经打台球?“5000,不会再多了。”上海市台球协会副主席徐荣根伸出5只手指。这5000人包含了接受专业学校培训的、个人分散培训的以及有点入门的业余爱好者。“而且这还是丁俊晖、梁文博出了成绩以后,才涨上去的人数,原来还要少。”

  人数少顾虑多

  5000人究竟是什么概念?近年来,每年参加上海市钢琴考级的人数维持在2万人左右。如果说让孩子踢足球、打篮球,怕孩子受伤摔坏舍不得,那么安静幽雅又能锻炼性情的斯诺克,却因为另一种理由难以博得家长的欢心。“这个运动本身是蛮好的,但是把孩子送到练球房,总归还是怕他们学坏。”37岁的许永仁本来准备把10岁的小儿子送去学斯诺克,但是进了球房看到周围打球的都是大人,时不时有人抽烟,同龄的孩子一个都没有,就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随大流让儿子弹起了黑白键。

  目前上海主要的台球训练方式,依然以各个台球房请教练单独授课为主,受训对象的年龄段跨度很大。有十几岁的小孩子、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还有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桌球房平时的顾客也主要来自后两个年龄段。把孩子放在大人堆里,一是没有同龄人相伴怕孩子孤单,二又怕孩子过早接触成人世界,容易学坏。

  花费大回报小

  台球成专业,这条路不好走。和所有运动一样,打台球要出成绩,不容易。光训练刻苦没天分不行,有灵气不努力更可惜,多少年才出了个丁俊晖,这背后更是家长精力和金钱的付出。

  有人算过一笔账,想成为专业选手,每天要训练8个小时,每天的开销起码300元,一个月下来要花费近万元。丁俊晖的爸爸曾透露,培养丁俊晖到出成绩,用掉了70万元。这个数字不是所有家庭都愿意和承担得起的。即使最终打球出了成绩,所得到的回报也无法与从事其他项目的运动员相提并论。

  打球难出路窄

  上海专业青少年台球培训机构并不多见。目前只有回民中学和唐镇小学两所学校,与上海台联合作成为台球特色学校。

  但是对于仅仅是想让台球作为孩子业余爱好的家长,这种体教结合模式却未必得到他们的认可。“接受专业训练,每天练球,学业势必要放弃,学习打球两头抓,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上海的中考和高考对于台球特长生也没有什么加分优惠政策。”徐荣根说出了家长的顾虑。更多家庭能够接受的,是类似青少年业余训练班这样的模式。而这种培训班却为数不多。走专业道路,当然有后顾之忧。如果出不了成绩,成不了丁俊晖和梁文博,很多球员最终的归宿是在各个球房里教人打球做陪练。每个月或许能拿到五六千元,参加一些比赛如果名次靠前还能拿些奖金,养活自己是没问题,但是社会身份的定位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接受的。更何况台球教练毕竟不是什么稳定的工作,球馆倒闭了又得重新找工作。

  中国斯诺克要繁荣,必须在青少年中挖宝。找出学校教育与体育培养的平衡点,让想学球的孩子有地方去,让学了球的孩子有出路,才能带动斯诺克运动的良性循环。

  本报记者华心怡实习生张骋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2010赛季斯诺克赛事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