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同样如此,得益于外籍教练的点拨,中国体育众多项目少走了不少弯路,短时间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洋务运动”,成为新中国体育60年发展路程不可缺少的一场革命。
中国体育的“洋务运动”,起源于建国初期。当时新中国体育事业刚刚起步,竞技体育人才奇缺,要尽快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平,展示中华儿女新风采,“请进来”或“走出去”成为一个最现实的办法,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是国足远赴足球强国匈牙利深造数载。六十年代,大名鼎鼎的日本女排传奇主帅大松博文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华为中国女排短期指导,为中国女排后来的崛起奠定坚实基础。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那段时间的中国体育还没有真正跨入国际舞台,“洋务运动”只能局限于个别项目。外教真正成为中国体坛的一道风景线,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中国体育全面融入世界体坛,乒乓球、女排、羽毛球、体操屡屡扬威国际赛场,涌现出中国女排、李宁、朱建华等国际级明星,但足球、田径、游泳等影响力大、金牌数量多的大项,中国选手却鲜有亮点。为改变落后面貌,借助外教力量很自然成为中国体育提升整体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于是,东德的克劳斯(游泳),日本的竹内伸也(马拉松)等先后为国家队、个别国手指导。限于国力,当时的中国体坛不可能以重金吸引外教,基本是以友好国家、省份对口交流的方式实现引进计划。这一交流形式,使中国女子游泳、女子马拉松选手赵友凤的成绩明显上升。1986年汉城亚运会,从未夺过亚运会冠军的中国女子泳将一举夺得多枚金牌,迅速成为国际泳坛的一支新生力量。名不见经传赵友凤一举闯过2小时30分大关,并在汉城奥运会夺得第5名。九十年代外教,主要以足球为主,施拉普纳、拉德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男足并未取得明显进步。
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体育逐渐具备高薪聘请外教的能力。近十年来,来华执教的洋帅数量急速上升,涉足项目也不断增多,而且一个比一个“大牌”:足球的米卢,篮球的哈里斯、尤纳斯、马赫,曲棍球的金昶伯、金相烈,手球的郑亨钧、金甲洙、姜在源,花样游泳的井村雅代,皮划艇的约瑟夫,击剑的鲍埃尔等。将他们排列在一起,阵容足以令人眩目。
说到外教,不能不提到来自韩国的金昶伯。1999年底,金昶伯接手的中国女曲,只是一支勉强跻身悉尼奥运赛场的二三流球队。金昶伯接手后,中国女曲短时间内突飞猛进,悉尼奥运会出人意料地力克荷兰、德国两强名列第五;02亚运会击败不可一世的亚洲霸主韩国队。更神奇的人物当属中国皮划艇队的加拿大籍名教马克,这位称不上名教的外国人居然将孟关良/杨文军托到雅典奥运冠军的高度,一举填补中国水上运动无奥运金牌的尴尬。
雅典奥运会的成功,加上北京奥运会的特殊背景,使中国体育的“洋务运动”愈演愈演。两年多前的都灵奥运会,加拿大达斯汀-威尔森让中国男选手首尝冬奥会金牌滋味,又一次显示外教的神奇。为了在家门口取得佳绩,女篮、男曲、花样游泳等国家队纷纷聘请外籍教练,其中不乏约瑟夫、金相烈、金甲洙、马赫、井村雅代、鲍埃尔等世界级名教。一年前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中国奥运代表团共有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8位外籍教练,这些“洋教头”主要分布在中国军团的弱势大项以及有望冲金的重点小项中,如曲棍球、篮球、足球、手球、花样游泳、皮划艇、击剑等。
惊心动魄的北京奥运大战,这支庞大的外教军团表现不一,像鲍埃尔、马克那样率领弟子夺金的毕竟是少数,像井村雅代、金昶伯那样突破历史并夺取奖牌的也不多,更多的是像马赫、尤纳斯那样的达标者。当然,面对这场奥运“豪赌”,也有一些名帅甚至未能坚持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就黯然交出帅鞭,如国际皮划艇界的大牌教练约瑟夫。
值得注意的是,经过了北京奥运会的风雨,中国体育“洋务运动”出现了迅速回潮现象。应该说,出现这一幕并不反常,毕竟没有家门口奥运大战的“豪赌”,各支国家队的备战经费明显缩水,决策层的选帅计划也趋于理性,更多着重于本土年轻教练的培养。
即便是落户中国近十年的金昶伯,也未能获得中国方面的新合同。北京奥运会后,与中国方面续约的北京奥运会外籍主教练中,只有鲍埃尔、金相烈续约。鲍埃尔率领的中国佩剑选手在北京奥运会夺得男子佩剑个人金牌,结束了中国击剑长达24年无缘奥运金牌的历史。女佩团体差一点登上冠军领奖台。面对这位神奇教练,中国击剑肯定不会轻易结束合约。金相烈从男曲主教练改为女曲主教练,国内的考虑是金烈相与金昶伯的执教风格各有千秋,期望通过风格的差异使中国女曲更上一层楼。
目前在各项目担任要职的外教还有冰壶队的拉斐尔。今年初,他复制了同胞达斯汀的神奇,将中国女队带到世锦赛冠军高度。应该说,目前中国体坛的外教规模并不算小,但显然无法与北京奥运会周期相比。从这一变化不难看出,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的辉煌后,经历了“洋务运动”得与失后,中国体育决策层对外教的认识更为客观,选择外教时也多了一份理智与从容,这或许是中国体育冲击新高度时必要经历的一道环节吧。(王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