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体育在新中国外交领域的特殊贡献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9月02日18:02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9月2日体育专电题:体育人,也曾转动地球——中国体育在新中国外交领域的特殊贡献

  新华社记者刘阳 高鹏 肖春飞

  不久前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一个签名篮球赠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特别代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成为此次对话的点睛之笔。

  从当年著名的“乒乓外交”中的小小银球到这只篮球,历史变迁让人感慨:新中国,通过乒乓球交往成功打开了中美之间的大门;曾经让外国人感到神秘的中国,通过北京奥运会拉近了与世界的距离。“小球转动大球”、“奥运外交盛典”充分显示出,在新中国走过的风雨60年中,体育,作为传播和平与友谊的使者,在中国外交史上写下了浓重但充满活力的一笔。

  体育人,也曾转动地球!

  (小标题)“乒乓外交”改变全球战略地图

  38年前,日本名古屋,当蓄着长发的美国队员科恩误入中国乒乓球代表团的专车时,这个19岁的美国年轻人没有想到,历史从这一刻开始改写。

  “乒乓外交”一举改变了全球的战略地图——当年曾参与到“乒乓外交”新闻工作的金桂华如此表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副会长白莉娟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则如此评价“乒乓外交”:“这是一种特殊手段,它让我们两个国家走到一起。这种做法已经成为没有外交关系的双方缓和关系的一种成功做法。”

  经毛泽东主席批准,1971年4月,正在日本名古屋参加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中国乒乓球队,向美国乒乓球队发出访华邀请。科恩获悉后,激动得在地上打滚。不到一年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来到北京。

  其实,在“乒乓外交”之前,足球和围棋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领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对体育外交做过专门研究的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相如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乒乓外交’、‘围棋外交’的真正成就在于,它开创了一个以人民之间的友谊促动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而这种外交模式的载体正是跨越国界和意识形态障碍的国际体育交流。”

  (小标题)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大家庭

  连续担任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旗手的姚明,2米26,NBA最高中锋,幽默、机智、善良、勤奋,在美国,他成为一个重要的中国符号,中国大步走向世界的象征。

  姚明的父母均是篮球运动员,母亲方凤娣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担任过中国女篮队长,赫赫有名。但是,在他们做运动员的时候,无法参加奥运会,他们更加想不到,若干年后,他们的儿子能够在遥远的美国打上NBA。

  家与国,命运一致。姚明生于1980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一年。拨乱反正已卓见成效,而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开始试办经济特区。沉重的历史结束了,姚明沐浴的阳光日益灿烂。

  在姚明出生前一年的1979年,国际奥委会通过了史称“奥运模式”的“名古屋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中国体育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

  1984年中国代表团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后,中国同亚洲体育界建立了更加广泛联系,与日本、韩国、科威特等亚洲国家经常就体育事务进行磋商和合作。对于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国家,中国采取派遣援外教练、援建体育设施、适当地无偿援助体育器材等方式进行合作。

  中国体育界元老何振梁曾这样评价“名古屋决议”,他说:“从此以后,再也没什么势力可以束缚中国的手脚了,中国将为世界人民的友谊和体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中国人开始大步走向世界。姚明的故事是最好的例证:在中国打开大门走向世界的时代,一个拥有天赋又非常勤奋的中国年轻人,生逢其时,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小标题)奥运盛会下的外交盛典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隆重举行。“鸟巢”内,一位93岁的美国老太太坐在看台上。她是科恩的母亲,作为中美乒乓外交的美方引发者,科恩已经辞世,母亲代表儿子受邀前来北京,见证儿子当年踏足的这片土地发生的神奇变化。

  体育作为展现综合国力、振奋民族精神、传播和平与友谊的重要标志和手段,正越来越以其独有的魅力、不断扩大的影响和持续广泛深入的国际交流活动,使世界变得更加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和世界提供了全方位相互了解的机会。中国人民通过奥运会的舞台,与各国人民沟通心灵、加深了解、增进友谊,跨越分歧。

  借助北京奥运会,中国成功地开展了一次和平外交行动。在奥运赛事紧张有序地进行期间,奥运外交的重头戏--双边和多边会见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各国政要共进行了100多场会晤。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撰文说,那么多政见不同的领导人在北京坐到了一起,其本身就是“和谐”的体现。法国《世界报》也认为,“奥运外交”让北京成为“世界外交的中心”。

  李相如说:“一次成功的国际体育外交或国际体育交流活动,往往能同时成为一个国家升华民族精神的亮点、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和拉动经济起飞的支点,其作用和效力在一定程度上往往胜过纯官方的国家形象塑造和宣传活动。”

  除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著名体育外交事件,其实,更多的体育人通过默默无闻的方式为中国的外交工作发挥了独特作用。从1957年中国首次派出第一支援外体育教练队伍,52年来,我国对外派遣了38个体育项目的体育教练人员,共计2600多人次。

  此外,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中国政府为50多个发展中国家援建了70多个体育场馆设施及附属设施,这些场馆设施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和拉美等地区。援外教练以及参与体育场馆建设的体育人们成为当之无愧的“民间大使”。

  六十载赛场风云,六十载沧海桑田,在体育场上创造辉煌的体育人,也在孜孜不倦地以独特的方式在中国的外交领域作出贡献。60年来,中国体育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见证了中国外交的进步和腾飞,更见证了中国正在不断走向强盛的未来!(完)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