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体育讯 2009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刚刚落下帷幕,虽然中国女排以一胜四负排名第五平历史最差战绩,但是副攻双塔组合在比赛进程中仍旧显示出不俗的竞争实力,并且先后几次斩获单场得分王,只不过在关键场次的拦网环节还存在着差距,对于欧美劲旅核心进攻球员的抑制能力还略显不足。
高快进攻核心凸显 得分手段仍需丰富
在中国女排的技战术体系中,副攻二、三号位的高快战术不仅是一攻成功率的最大保证,同时也是防反进攻中提高效率的有力武器,薛明的短平快、近体快和时间差战术运用娴熟,马蕴雯的长距离背飞杀伤力强,分别在总决赛的得分排名中位居第9位和第11位,显示出核心的进攻价值。
总决赛首战荷兰队虽然以2-3惜败,但是薛明和马蕴雯分别拿下10分和11分,包揽中国女排进攻得分和总得分的前两名,并且扣球成功率分别稳定在55%和43.48%。次战巴西队在法比亚娜和塔伊萨的严密盯防下,薛明和马蕴雯的进攻成功率还是依次拿下了41.18%和54.55%保持平稳。
此后依次激战俄罗斯、日本和德国,薛明和马蕴雯的进攻成功率基本徘徊在47.52%和55%、47.62%和72.73%、45.83%和57.14%左右,并且在对阵德国女排的比赛中再度排名总得分和扣球得分的前两位。而薛明更是凭借45.28%的扣球成功率最终排进总决赛最佳进攻的三甲行列,其实马蕴雯的进攻成功率会更高,只是由于进攻总次数未达到统计要求而被忽略。
不过,薛明和马蕴雯都曾经在比赛的进程中被欧美劲旅的集体拦网所一度抑制,主要是由于在进攻手段上的变化不够丰富。薛明虽然具备近体快、短平快和时间差的实力,但是受限与二传魏秋月的传球思路,多以三号位的抢点为主,进攻节奏单一容易被抓,只是在进攻受阻的情况下,才会想起来利用时间差和二号位的背快进行突破;而马蕴雯主要是以二号位的长距离背飞为主,三号位的身前球掌握程度一般,多数是作为掩护做做样子,仅有的几次机会也由于攻传的配合问题威力尽失,需要在进攻手段的训练上进一步的丰富。
移动拦网存在差距 盯防有效性待提高
相对于进攻的抢眼表现,薛明和马蕴雯在拦网环节的预判、移动和手型方面还是存在的一定的问题。虽然薛明和马蕴雯分别排名最佳拦网的第5位和第11位,但是在有效拦网方面对于欧美劲旅两翼位置的进攻核心球员抑制力不够,荷兰的弗利尔单场劲收24个扣球得分,巴西的纳塔莉亚和谢拉各自斩获19分和14分,俄罗斯的马卡洛娃和科舍列娃依次进账17分和24分,日本的小个子坂下麻衣子拿下15分,而德国的科祖希则狂砍27分,无不显示出薛明和马蕴雯在移动拦网方面的薄弱,经常因为和端拦网球员的配合出现疏漏,而被核心球员的高点强攻成功突破。
同时在有效拦网的数据对比方面,薛明和马蕴雯和欧美一流副攻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1-3不敌德国女排一役为例,队长福斯特先后有15次成功撑起,而薛明和马蕴雯的有效拦网次数分别为5次和10次落后明显。有效拦网次数的下降,就直观地显示出破坏性拦网次数的增加,这样不仅给后排保障队员的防守卡位带来难度,而且也会影响到防反进攻效率的提升,原本中国女排在调整强攻方面就处于劣势,在丧失了有效拦网的支撑后,快速防反偷袭的机会大大减少,自然会在激烈的网上对抗中丧失主动权,最终接连败给荷兰、巴西、俄罗斯和德国的原因就显而易见了。
发球落点刁钻奏效 开发平冲效果更佳
主教练蔡斌对于副攻薛明和马蕴雯的上手飘球和跳飘球的训练颇具心得,注重找人找区的发球落点变化,主动攻击欧美劲旅两名后排接发球队员的站位结合部,迫使一传球员必须在移动中进行接发,失误率就会相应地提高。特别是马蕴雯过网急坠的发球屡试不爽,导致后排一传队员由于过于站位押后,临时前扑不够及时而直接失分。
当然,副攻薛明和马蕴雯在发球环节还可以在变化中继续探索,利用自己身高的优势在发球时注意弧度和力量的掌握,过网后排球直接追胸,会给对手的接发球队员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这种平冲效果由于控制难度大而被经常破攻,如果薛明和马蕴雯能够掌握好这种发球技术,对于剥离欧美劲旅的前排副攻快攻点非常有利。
自从蔡家军亮相国际赛场以来,从媒体到球迷对于主攻、接应、二传和自由人位置的质疑声时起彼浮,唯独副攻锋线凭借相对稳定的发挥备受肯定,薛明和马蕴雯只要能够继续扬长避短完善自己的技战术能力,基本可以保持在世界一流水平的行列,不出意外将站稳女排世锦赛首发主力的位置。
(紫薇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