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向旧观念宣战 为新生活出拳--记印度女子拳击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27日15:34  新民晚报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姑娘训练得格外认真

  阶梯,伸向另一种生活。这个夏天,印度的女子拳击营在各地展开。在被确认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正式比赛项目后,这些不寻常的姑娘们,更理直气壮地憧憬起另一种人生。重重地出拳,每一击,都是攀登,另一头是美丽的新生。

  冲破旧世俗

  加尔各答南部基德布尔区,在地铁站附近,有一座残败的市政公园。公园没有标识,葱郁的大树将其严严实实地遮盖,没有人留意这里是印度女子拳击的发源地。

  进入拳击场地以前,她们全都跪倒在地深深叩首。糖果店老板的女儿,正解开她的右拳套;建筑工人的女儿,倚靠在围绳上,汗一颗一颗滴落面颊;一个来自当地的矮个姑娘,眼神坚定。她跳跃,她低头躲避,像螳螂一样敏捷。为了训练,她错过了姐姐的婚礼。公园的遮阳棚下,标准的拳击场被生锈的栏杆围起来。炎炎烈日下,姑娘们练得正欢。

  在印度,男尊女卑仍是最普遍的世俗传统。姑娘们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跨过一个又一个障碍。赫曼·尤吉莎的父亲是个庄稼人,16岁时她为了参加生平第一个拳击营不得不离家出走。“当时我的父亲盛怒之下带着家人来找我。当我坚持不肯回家后,他告诉我以后不用再回去了。”不过当赫曼带着第一枚全国冠军金牌回家时,等待她的是校友们的花环和欢呼,以及父亲的谅解。

  班尼维尔来自哈里亚纳,那里是地下堕胎机构云集的地方。很多怀了女婴的妈妈,都会去那里非法堕胎。班尼维尔是个穆斯林,她的妈妈只要离开家就会穿上长袍,“开始练习拳击的时候,我不得不承受来自邻居们的压力,特别是那些男人的批评。”她走在路上常常会被人扔臭鸡蛋,“我不得不面对那些奚落和嘲讽。”不过随着班尼维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报章杂志上,她练拳的事实渐渐被人们接受。

  每天都吃肉

  在印度,最出名的女拳手是27岁的玛丽·孔姆。自从2001年国际拳击联合会举办女子世锦赛以来,孔姆已经获得过4枚拳击金牌。“女子拳击进入奥运会,对我来说便是最大的梦想即将得以实现了。”

  孔姆刚从北京集训回来。“在中国,哪怕是普通的教练,都非常健壮。”让孔姆印象深刻的,是一日三餐的伙食,“她们早餐,午餐和晚餐都会供应肉。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中国选手身体条件更出众的原因。”印度的女子拳击,政府给予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在普通的训练营中一天只有一餐荤食,有肉或者鱼。运动员需要手洗自己的所有衣物。拳手们最怕的就是受伤,因为没有专业的治疗师为她们服务。

  不过即便这样,印度女子拳击仍在蓬勃的发展。在去年的中国宁波世锦赛上,东道主获得11枚奖牌,俄罗斯5枚,印度4枚。有时当地一些热心人会组织女子拳击表演,以此创收贴补训练和比赛的费用。孔姆非常感慨:“比起我的姐妹们,我的条件已算优越。她们很多人,除了练拳,同时还不能遗忘家务。常常丈夫吃完了,她们才能吃剩下的饭菜,很多人的体重都不能达标。”

  以班尼维尔为例,她不足46公斤。而参加奥运会最轻量级比赛的达标体重为48公斤。为此她所能做的只是祈祷,“我每天都做祷告,希望上天能够保佑我变得更结实,这样我才有机会参加奥运会。”

  谋份好工作

  对大多数练拳的姑娘来说,参加奥运会是个太大太不现实的目标。她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只是为了谋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赫曼和其他姐妹一样,视打拳为通往中产阶级生活的入场券。印度政府向表现突出的运动员奖励方案之一,便是一份稳定的工作,通常在警察或铁路部门任职。“这是所有人都梦寐以求的机会。和奥运会相比,这更实际也更贴近。”没有拳击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光景?赫曼不作任何思考,“那只能呆在家里,照看家里的两头奶牛,一群弟弟妹妹。然后结婚生子,干不完的家务,成为某个男人的附属品……”

  对于更多人来说,拳击带来更确凿的一种价值扭转——自信,自我实现。乌莎·纳吉塞蒂24岁,她在博帕尔的训练营练习。“谁是乌莎?离开了拳台,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很胖,读书也不在行。我几乎看不到自己的位置,直到走上拳台。”这是一种特殊的选择,“我们从小被教育如何织补,如何做饭。但现在,我们也可以独立谋生。一个自立的女子,才会拥有一个好家庭,好男人。”

  她们不会人人都站到奥林匹克的舞台上。但这方拳台,已是她们勇敢的战场,击打偏见,躲避陈腐,为自己的新生活——出拳。

  本报记者华心怡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