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李木子长春报道
提起中国短道速滑,大多数人会首先想起实现冬奥会金牌“零突破”的大杨扬,或者是现在的“大姐大”王濛。还有个名字,人们一定也不会陌生,李佳军,从世锦赛到冬奥会,他几乎创造了中国短道速滑男选手在世界大赛中所有的最好成绩。2006年都灵冬奥会后退役的李佳军赴加拿大卡尔加里深造,今年7月初,他正式出任哈萨克斯坦短道速滑队主教练。为了11月将要进行的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资格赛,李佳军率哈萨克斯坦队近日抵达长春,进行备战训练。
哈萨克斯坦的冰雪项目具有不俗的实力,在2007年长春亚冬会上拿到高山滑雪、自由式滑雪、冰球等项目的6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四。不过,作为2011年亚冬会主办国,他们有更高的目标。短道速滑项目在哈萨克斯坦处于起步阶段,于是他们通过中国滑联找到了李佳军,对成绩也没有什么硬性要求,只是希望通过李佳军的执教,尽快提高水平。领队马蒂盖里就表示:“李佳军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太高了,非常有天赋,当得知他能来哈萨克斯坦时,队员们都非常高兴,并且充满期待。”
25日中午,记者一走进吉林省速滑馆,就听到李佳军在那喊着“Yes,No,Go,Good”。李佳军向记者介绍,“这次到长春的目的就是备战11月份进行的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资格赛。冬奥会资格赛每个国家有报名限制,我还要通过训练和一些比赛来确定最终人选。”刚上任不久,李佳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障碍,“由于队伍刚组建,还没有配备翻译,我现在正在努力地学习俄语和哈萨克斯坦当地语言。”
哈萨克斯坦以俄语和当地语言为主,英语的普及范围和使用人群都很小,好在李佳军的适应能力还不错,“训练中用的基本语言我已经掌握得差不多了。再加上眼神、身体以及简单的英语,我们在训练中没有障碍。”这样的说法马上得到了验证。一名哈萨克斯坦队员走向李佳军,一边比划着吃饭的动作,一边指着手表。李佳军心领神会地说了句,“Twelve”,该吃午饭了。
李佳军与哈萨克斯坦方面的合同是一年一签,7月上任的他目前签订的合约期只有半年。对此,李佳军表示,“主要是由于哈萨克斯坦方面的相关规定。这不重要,也并不是说签10年就代表10年内你一定就是主教练。毕竟,竞技体育还得靠成绩说话。”
哈萨克斯坦队这次一共来了12名队员,队里还配备了一名队医、一名领队和一名国内教练。“国外的队员都是业余运动员,平时要上课还要考试,只能晚上训练。大家都非常珍惜这次假期来中国训练的机会。”
谈到队员的具体情况,李佳军表示,“这些队员的身体条件非常好,各方面指标都很突出,只是从小缺乏系统训练,基本功距离中、韩等亚洲强国有不小差距。”通过记者观察,这批队员甚至连基本的起跑动作都做得不标准,李佳军必须手把手从基础教起。
为了调节训练气氛,李佳军甚至联系了刚组建的长春娱乐明星队与队员进行了一场足球友谊赛。“每天都是枯燥的基本动作训练和冰上训练。踢比赛也是希望调节一下,激发队员们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