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金1银2铜田径队创16年最佳战绩 柏林唤醒奥运噩梦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26日10:10  体坛周报

  记者严小琰柏林报道

  一金、一银、两铜,四枚奖牌,中国田径队在23日闭幕的柏林世锦赛上创造了近16年来的最好成绩。相较奥运会的两枚铜牌,柏林的成绩已经实现了全面超越。这也是继1993年世锦赛后,中国田径至今取得的最好成绩。即使是有刘翔在的大阪世锦赛,从总积分上来看也不如柏林。

  “我们的运动员在这次的世锦赛中有了很明显的变化,我真的很感动。”在柏林世锦赛闭幕的那一天,冯树勇总结中国队表现时十分难得地用了“感动”这个词。“许多年轻运动员跟我们过去不一样,他们更自信,个性更张扬。比如说三级跳远的李延熙,他就像外国运动员一样,自己跳之前会跟观众搞搞互动,带着观众拍节奏,帮助自己调动情绪。还有年轻的李金哲,虽然很可惜没进决赛,但表现出了很强的拼搏欲望。”

  冯树勇能如此受鼓舞并不奇怪,这届世锦赛中国队的参赛队伍十分精简,比上一届少了将近一半。虽然很多运动员都是第一次参加世锦赛,但却有大部分拥有了北京奥运会的经验,这些运动员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大将风范。“刘翔退赛对奥运会后期的比赛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整支队伍处在很困难的境地。这次却有了明显变化。我们在奥运会上掉到了谷底,但在新一个四年的备战周期里,运动员没有丧失信心,这对中国田径来说最值得欣慰的事。”

  柏林世锦赛虽然是一场意外的惊喜,但中国田径在许多项目上积贫积弱了很多年,要彻底改变现状还需要更为努力。杜兆才主任在总结时说道:“不要因为我们这次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就认为中国田径有多大进步。”他说,“我们现在仍然是尖子、尖项不多。出来之前就很客观地为自己定了位,争得奖牌很艰苦,所以才会有低调出征。”

  多年来,中国田径一直想改变这一现状,在奥运会前就已经开始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个田径项目基地,以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对优势项目和可能成为优势的项目花大力去抓,将中国的尖子运动员送往国外,又请进好的外国教练以加强竞争力。虽然,要看到成果还是一个长远的过程,但是柏林的一步对于中国田径来说已是成功的第一步,尤其是王浩的夺牌,是送往意大利接受外国训练之后的成果。这让中国田径增强了信心,也看到了未来。

  当然,这些与中国田径队在这次世锦赛上的努力分不开。“马拉松和竞走项目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冯树勇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来柏林前我们分析过,比我们强的对手不少,非要我们去争取名次,我们原本也不敢说。”但为了这些比赛,段世杰局长在内的领导和教练们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每个运动员开小灶。不求成绩,只追求精神面貌,让队员们卸下了思想包袱。而出征前的低调和哀兵姿态,如今看来似乎也让所有人都能轻装上阵,放手一搏。

  世锦赛闭幕之后,中国田径队的队员和教练已经分批离开了德国柏林回到国内,他们将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内为即将拉开战幕的全运会做准备。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