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小将白雪前天在柏林世锦赛上夺得一枚具有历史意义的马拉松金牌,又唤醒了国人对于十年前中国女子中长跑项目辉煌的怀念。事实证明,不具备身体优势的中国人,要在中短距离上挑战欧美和黑人选手,难度比较大,但是在中长跑上面却值得和对手一拼。因为在这个项目上,除了天赋,取得成绩更靠两个字——吃苦,这也许是中国田径今后应该重视的方向。
现象
中国女子中长跑有优势
虽然中国在去年北京奥运会上以51枚金牌高居首位,但在产金最多的田径项目上却一枚未得,田径是公认的中国弱项。在刚结束的柏林田径世锦赛上,白雪的一枚女子马拉松金牌也本是“计划外产物”,似乎除了刘翔110米栏,中国田径就没有优势项目了。其实不然,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一直是中国田径的一大亮点。
在中国参加的前后12届田径世锦赛中,共夺得了26枚奖牌,其中13枚都源于女子中长距离项目。1993年第四届世锦赛上,女子1500米、3000米、10000米金牌不仅悉数被中国队收入囊中,更是创造了包揽3000米前三的咋舌纪录。直到现在,曲云霞的1500米、王军霞的3000米、10000米纪录仍高高挂在国际田联的世界纪录榜上。
分析
王军霞:我们能吃苦
中长跑更适合中国田径
当本届世锦赛短距离项目劲吹“牙买加风”时,结合中国过去曾创造的纪录,许多体育圈人士提出:“受限于身体条件,中国选手要在中短距离上有突破确实困难,但对耐力要求更高的中长跑可能更适合我们。”
记者就此采访了两位专家以及奥运冠军王军霞,他们的观点出奇一致:其实中国人在所有田径项目上体质都处于弱势,但相对来说在中长跑上,艰苦训练更能弥补与外国人在身体条件上的差距。“中国人具备吃苦耐劳精神,以前取得好成绩都是苦练出来的,不存在天赋或优势一说。”田径专业研究方向的德国科隆体育学院博士刘晓菲肯定地说,“论身体条件,非洲人具有高原优势,而且从小跑步来回10多公里上学是家常便饭,中国人甚至亚洲人在中长跑上取得的成绩都没有捷径,就是苦练。”刘晓菲介绍,中长跑、竞走项目是非常辛苦的项目,她曾作为翻译随队参加世锦赛,“那些队员训练时一天一个马拉松,没有吃苦精神根本坚持不下来,所以很多长跑运动员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城里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吃下这个苦。”
“东方神鹿”王军霞也认为中国人的体质其实与非洲选手有差别,“不过只要努力,是可以创造奇迹的。”她说,“吃苦耐劳就是我们练这个项目的优势。”重庆田径队总教练杨国荣也表示,与短距离要求的爆发力不一样,中长跑是通过苦练出成绩的。
记者 余彦姝 实习生 包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