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昨天凌晨,柏林田径世锦赛女子800米比赛中,南非选手卡斯特尔·塞门亚以1分55秒45的绝对优势夺冠,同时刷新了今年最好成绩。肯尼亚名将布西耶内尽管拼尽全力跑出了1分57秒90的本赛季个人最好成绩,但还是被塞门亚甩开了近2.5秒。
从预赛到决赛,塞门亚已成为赛场焦点。毫无女性特征的外貌加上不可思议的进步速度,让人们越来越怀疑,塞门亚究竟是“她”还是“他”?“性别作弊”,这一古老的作弊方法在今天是否依然存在?
怎么看都不像女人
低沉的嗓音,宽大的骨关节,刚硬的肌肉线条,从这位只有18岁的新科800米冠军身上,几乎看不出任何女性特征。
更令人生疑的是,就在一年之前,塞门亚还是一位连世青赛小组赛都无法突围的无名小卒。然而,士别三日,这位南非新星的表现却震惊全球。
今年7月的非洲青年锦标赛让塞门亚一下成为公众的焦点,她在800米和1500米的成绩突飞猛进,800米更以1分56秒72刷新了个人职业生涯最好成绩,这比她2008年的最好成绩足足快了8秒。这也引起了国际田联关注,要求南非田协对塞门亚进行性别检查。
世锦赛半决赛,塞门亚以1分58秒66的成绩高居第一。这时候,关于塞门亚的性别问题再度被摆上了台面,她有没有资格参加决赛也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直到国际田联发言人戴维斯宣布塞门亚资格没有疑问。“极为复杂和困难的检查已经开始,不过在这几周内无法得到结果,所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阻止她参加比赛!”戴维斯说道。
戴维斯表示没有人对塞门亚进行强制检查,而她也不是被当成一个嫌疑人来看待。对塞门亚进行检查的医学团队由一名生殖内分泌学家、一名妇科专家、一名内科专家、一名性别专家和一名心理学家组成,他们按照程序对塞门亚进行检查。“一切检查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戴维斯强调对运动员本身的保护非常重要,“我们都更关心她,不会做出任何带有羞辱性的事情。”
在国际田联的保护下,塞门亚最终出现在女子800米决赛赛场上,并夺得了金牌。赛后,为了不让年轻的塞门亚受到媒体的打扰,国际田联没有让她出席发布会,而是由秘书长维斯向媒体解释了一切。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塞门亚自己也还不清楚自己是否是“双性人”,所以她不存在故意隐瞒真相的企图,只是检测还在进行当中。
“男女不清”并非首次
事实上,在田径项目中,“男女不清”的状况并不是第一次发生。历史上,曾被卷入性别争议旋涡的运动员比比皆是。
波兰运动员埃瓦·克洛布克瓦斯嘉在1968年基因检查中被查出性染色体不合格,成为首位没有通过性别检测的女运动员。1985年,西班牙跨栏女选手帕提诺参加在日本神户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时,被检查出带有Y染色体,从而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波兰田径选手瓦拉谢维奇是其中最离奇的一位。瓦拉谢维奇1911年生于波兰。在1932年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上,她以11秒9的成绩夺得女子100米冠军。从1929年她创造60米跑世界最好成绩起,到1937年止,瓦拉谢维奇在50、60、80、100、200、1000米跑6个项目比赛中,先后共13次改写了世界纪录。在奥运会以及各国的田径公开赛中,她几乎是所向无敌。在她整个运动生涯中,获得的各类奖牌达500枚之多,创造了田径史上的奇迹。
1980年12月4日,年已69岁的瓦拉谢维奇在美国遭歹徒枪杀。第二天美国验尸官做出了爆炸性的结论:瓦拉谢维奇竟然是一名男性。这意味着“她”所有的成绩都是骗人的。但这一结论传出数月后,1981年2月,美国另一位验尸官又发表声明,称“瓦拉谢维奇活着和死去时都是女性”。这一声明,让瓦拉谢维奇又还了女儿身。
高科技防止“假女人”
日常生活中,区别男女的方法是凭体形和外貌。在最初有女子参加的体育比赛中,人们也是这样区分男女运动员,在奥运历史上留下多桩悬案。
奥运会的第一次公开性别检查是在1936年。在女子百米比赛中,还是那个有争议的瓦拉谢维奇意外输给了美国人斯蒂芬。“贼喊捉贼”,瓦拉谢维奇愤然指责斯蒂芬是男性。由于当时缺乏科学根据和有效的检查手段,国际奥委会要求斯蒂芬证明自己是女性。这位美国姑娘出于无奈,只得在裁判团面前脱光衣服。检查的结果是斯蒂芬为女性,金牌和新的奥运会纪录有效。
在世界体坛上,除了一些仅适应于女性特点的比赛,如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外,在绝大多数项目中,男运动员在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都较女运动员高出一筹。据统计,在田赛的各种项目的纪录中,男女运动员成绩差异在10%-18%,而在径赛项目中,这种差异达到了20%。
正是基于男女运动员生理差异对运动成绩的影响,运动学家认为,有必要对参加比赛并获得名次的女运动员进行性别检查。相比兴奋剂,“性别作弊”历史更为“悠久”。从当场脱衣检查到如今一口唾沫就可以验出真身,高科技应该可以防止赛场出现“假女人”。 (宗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