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世界杯上海站中国队在最后时刻收获了一项冠军,陈文园冷静射落男子个人反曲弓金牌,再次打破了韩国垄断世界大赛反曲弓金牌的格局。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冯建中欣喜地为运动员颁奖。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高志丹兴奋地表示,张娟娟奥运金牌效应显现,带来了中国射箭运动的整体突破,鼓舞了“伦敦周期”实现新跨越的士气。
几大举措强化基础
本次赛事中,中国队以年轻选手为主挑起“抗韩”大梁。高志丹认为,正在崛起的中国队,着眼伦敦奥运,新周期采取了几大措施,以强化梯队建设。
首先加强统一协调,体现国家队的带动作用。国家队是竞技体育打攻坚战的突击队,在国家队进行红黄分队,展开竞争对抗的同时,增加了青少年组。这批少年与优秀运动员享有同样的训练条件、训练待遇,感受同样的竞争对抗,磨练心理承受能力。同时,给不少老队员也带来了竞争压力,对人才培养和提升年轻队员自信心很有帮助。
其次,加强后备队伍建设,狠抓射箭基础培养。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抓后备基础工作,上海的卢湾、宝山有了射箭特色学校。总局正逐步建立起自下而上的输送体系,并加快教练员队伍建设,在全国举办优秀青少年集训,从中挖掘可塑之材。本次参赛的16岁小将朱佳妮、邢宇就是集训中走出来的佼佼者。
最后,进行赛制改革,提高比赛效益。在全国比赛中,为让竞赛更吸引人,增加淘汰场次,或是多种形式循环赛,以增加锻炼机会,提高竞争力。
与韩国差距依然存在
这次比赛,韩国取得反曲弓女子个人和团体、男子团体及混合团体4枚金牌,可见垄断国际箭坛20余年的“韩流”整体实力依然强大。
主教练田渝陵坦言:“虽然在某些单项上我们可能不输给韩国队,但是在整体上,我们与之还有一定差距。”
本次大赛形象大使张娟娟认为,“中国选手大多是‘半路出家’,韩国选手的基本功非常扎实。”韩国教练介绍,韩国的射箭普及率很高,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几乎各级学校中都设有射箭选修课,也设有类似联赛性质的射箭赛。形成非常系统的培养模式,从各级学校逐级向上输送人才,每年可为国家队输送3到4名精英选手。“良好的人才输送体制是能连续24年拿到奥运金牌的原因。”
上海体育局副局长、国际箭联官员郭蓓说:“我们要学习韩国普及运动的方式,力争让射箭为更多人所了解、所喜爱。将世界杯引入上海,且一办就是3年,既是宣传推广,拉近射箭与大众间的距离,也有利于缩小与射箭强国的差距。”(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