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不如说是去“旅游”
32人的出征阵容,参赛选手一半以上都是首次参加田径世锦赛。如此“精干”又“青涩”的出征阵容,创下了自2001年以来中国田径队参加世锦赛人员规模和参赛实力的历史新低。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就在两年前的2007年大阪世锦赛上,中国队还有60名运动员参赛,且在25个小项中夺得一金一银一铜,以总分51分的成绩超越赫尔辛基世锦赛的43分。没想到两年后,中国田径队不仅参赛人数大幅缩小,而且在本届柏林田径世锦赛中所设立的47个项目中,中国代表团只“染指”15个项目,且在这15个项目中,竟无一个“冲金点”。难怪有人不无讽刺地说道,“这次柏林之行,与其说中国田径队是去参赛,倒不如说是去旅游。因为没有指标要求,这应该算是中国田径队最为轻松的一次参赛经历了。”
“在世界级大赛中,要想完成夺金任务,起码要有3到4个冲金点才有可能保证完成一枚金牌。但本届世锦赛上中国田径队连一个冲金点都没有,结果可以预见。”昨天,辽宁省一资深田径教练在谈到中国田径队在本届田径世锦赛上的前景时不无悲观地说,“以前有刘翔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中国田径长期落后的局面,但刘翔作为中国田径的‘遮羞布’只是暂时的,即使刘翔继续参赛,靠一个人来支撑整支田径队的局面也只能是缓解中国田径的一时之痛。从长远角度来看,长痛不如短痛。刘翔的缺席也许让中国田径队将面临无金甚至是无牌的尴尬,但为了中国田径的长远发展,眼前的一穷二白也许会换来以后的重新崛起。”
寒酸?全运会背后“搅局”
在中国田径队公布参加本届田径世锦赛的阵容后,就有业内人士分析说,造成如此“寒酸”的出征阵容,主要是被即将开幕的全运会给“搅局”了。
“中国田协其实早就意识到全运会可能会‘威胁’到队员参加世锦赛的积极性,所以早在出征之前出台鼓励队员参赛的‘新政’,即对在本届世锦赛上获得前8的运动员给予全运会参赛名额的奖励。但现在看来,这样的政策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很多高水平运动员担心自己的状态出得太早,同时也害怕在参加世锦赛的过程中受伤,所以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前往柏林。”昨天,一位圈内人士向记者道出了全运会“搅局”世锦赛的实情,“在中国,全运会金牌的分量仅次于奥运会。更何况,以中国田径的整体实力来看,根本没有冲金的希望,所以去了也是白扯。还不如在家里安心备战,全力冲击全运会金牌呢!”
反击?应该向游泳“取经”
一直以来,游泳和田径都是衡量一个国家体育是否强大的重要指标。作为体育的两大基础项目,田径和游泳整体水平的高低能够从一定程度反映一个国家人民体质水平、群众体育水平的高低。而中国体育恰恰在游泳和田径两个大项中最为薄弱。不过,刚刚在罗马结束的游泳世锦赛中,中国泳军的“绝地反击”让国人看到了中国游泳重新崛起的希望,而这也让中国田径军团在倍感压力的同时很是不安。中国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直言,“我看了刚刚结束的游泳世锦赛,感觉有些惭愧。”
“中国泳军在罗马世锦赛上所摘得的金牌几乎都是‘海归造’,中国田径队为什么不能像中国游泳队那样也大胆地请进来、走出去?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优秀外籍田径教练来到中国执教,同时也让更多的运动员到国外接受更科学、更先进的训练?”一位圈内人士表示,中国田径既然能创造“马家军”和刘翔的奇迹,这说明中国田径还是有潜力可挖的,“现在缺少的也许并不是好的田径苗子,而是如何让好的苗子长成参天大树。在这一点上,中国游泳队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田径队来学习。”记者 赵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