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办赛踊跃却问题多多 从乒超到全运会均缺文化价值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8月10日06:34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慈鑫

  正值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周年之际,中国体育文化与经济国际论坛于8月8日至9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部分国内外体育产业资深人士对中国体育产业如何抓住眼前的发展契机提出了建议,中国体育产业应加快提高文化软实力成为众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体育产业有两次大发展的契机。第一次是在3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国外商业化体育赛事开始尝试进入中国,并在此后30年影响中国体育赛事向商业化、市场化迈进;第二次正是目前的“后奥运时代”。国家体育总局所属某体育产业公司总裁孙立平表示,奥运会对举办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刺激作用,而中国现在又正处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期。

  孙立平表示,中国正在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依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国民对体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开始大幅度增加;而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体育、文化等相关产业则需要较高的发达程度才能与国民需求相匹配。目前,中国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人均GDP已接近或超过1万美元,在这些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理应达到更高的水平。

  除了中国国民的体育娱乐需求越来越高之外,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市民生活质量,中国很多城市都在打体育牌。对于中国体育产业来说,这是另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中国体育场馆协会场馆运营和开发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梁林表示,北京奥运会之后,广州、深圳都将举办国际综合性大型运动会,济南将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沈阳将承办下届全运会,这些城市都已经或即将进行规模庞大的体育场馆建设。除了这些将举办大型运动会的城市外,中国还有很多城市有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计划,还有很多地方把体育设施的兴建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未来一段时间,中国体育场馆建设即体育领域房地产业的产能难以估量,这对中国体育产业的拉动作用将是十分明显的。

  在看到“后奥运时代”这一契机的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较大困难,而解决困难的关键在于提升体育文化软实力。

  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刘爱杰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至今没有一项本土赛事具有国际品牌价值。在足球、篮球等国际市场化程度很高的项目上,国外品牌赛事占据了国内市场的主流,而在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中国竞技水平很高、国外缺少品牌赛事的项目上,中国也几乎没有拿得出手的、具有国际主导力的赛事。

  刘爱杰认为:“中国的这些体育项目,未能将竞赛与文化相结合。而文化的力量是品牌赛事的核心竞争力。正如NBA制造的并不仅仅是篮球比赛,而是一种时尚、一种美国化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同样,英超、环法自行车大赛乃至奥运会等,所有这些品牌赛事都包含一种独一无二的文化理念。因此,只有附加了文化价值的体育竞赛产品,才具有品牌影响力。”

  现在,中国的各类赛事很多,但从竞技水平很高的乒超联赛,到规模巨大的全运会,都缺少文化价值的支柱。长此以往,即使中国体育产业所处的发展环境很好,体育产业也只能在低水平徘徊。

  北京奥运会给北京带来的国际影响力,使得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力求通过举办体育赛事“打体育牌”来提升城市形象。但这些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那就是大多数城市主打的体育牌存在严重的“同质化”倾向。

  有着中国奥运会之称的全运会,从2005年开始突破了北京、上海、广东三地轮办的传统定式,2005年在江苏,2009年在山东,2013年在辽宁,各地申办已成为新的模式。

  孙立平表示,早些年,中国只有经济发达城市才有能力承办比较大型的国内或国际体育赛事,现在,很多中小城市都在争相承办。不过,中国很多城市对体育的热情现在还处在萌芽期。孙立平分析,在“后奥运时代”,更多的中国城市会涌入争办体育赛事的大潮中。

  在赛事数量越来越多的同时,像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这样创出城市品牌的赛事却屈指可数。孙立平表示,由于不能把赛事的选择与城市定位、城市功能、城市文化背景相结合,中国的很多城市在办赛上只能停留于赛事组织的表面工作上,造成各个城市之间办赛的“同质化”倾向严重。

  美国体育学院副院长罗塞迪克以休斯敦为例,介绍了美国城市在选择体育赛事方面的成功经验。罗塞迪克表示,休斯敦原本是一座以航天和石油化工为特色的典型的工业城市,上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的很多工业城市开始转型。休斯敦的转型目标是休闲娱乐城市,但它没有自己创办赛事,而是悉数引进美国四大职业联赛,并投入巨资兴建体育场馆。休斯敦现在是美国极少数同时拥有四大联赛俱乐部的城市之一,四大联赛的到来使得休斯敦的体育赛事产业迅速繁荣起来,这符合打造休闲娱乐城市的目标。

  在过去十几年,北京市两次申奥,并在200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曾亲历北京两次申奥工作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孙大光表示,北京从申办到举办奥运会,正是中国体育文化软实力得以提升的一个过程。就未来而言,中国的体育产业只有继续以文化崛起为己任,才能抓住时代赋予的第二次发展机遇。

  本报北京8月9日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