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信宿命 不怕挫折--中国花游屡获突破根源浅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7月29日12:42  中国体育报

  花样游泳是个“可怕”的项目。

  之所以说可怕,源于其极高的稳定性。虽然在比赛中,一个个惊险托举让人看起来惊心动魄,好像花游是比跳水、体操更不稳定的一个项目,事实上,一批花样游泳运动员如果成熟起来,她们在场上出现失误的几率并不高,而且有很长时间的运动寿命。也就是说,一旦一支新兴队伍想要追赶其前面一支成熟的队伍,必须要相当强大,因为你很难等着对方失误“捡漏”。如果追赶者再是像中国花游这样的东方队伍,就更麻烦了,因为在这个艺术分占一半的竞赛项目中,你的文化不被大多数裁判了解,就要吃亏。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花游队就在第六、第七名的位置上徘徊,很多人对她们失去了信心,除了她们自己。       

  事实上,为了尽快取得裁判的认可,中国花游队把所有能动的脑筋都动了,比如从水面“飞”出来的跳跃动作,如今已经被各国广泛采用,但是最初使用这个动作的是中国队。从那时起,中国队曾经远赴大洋彼岸训练,曾经请来多国外教编排动作,事实上,最著名的井村雅代教练来之前,中国花游请过的外教已经不止一两个了,只是没有人关注而已。

  中国花游队还曾经向率先取得突破的花样滑冰队交流学习,请技巧教练帮助设计高难度托举,能做的尝试都做过了。为了强化队员基本功,她们要进行大量的力量训练以及游泳练习,她们的训练量甚至不少于和她们同一场地训练的游泳队。每次公开课,记者们没等开口,教练们就会过来问大家对于新动作、新编排的看法。国际大赛,还会派人专门和裁判交流,听取意见。队长张晓欢还自学了一口流利的英语,为了和外国同行沟通交流起来方便。看起来不能打破的宿命终于在2006年被打破,中国花游队在亚运会上战胜日本队,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接下来向奥运会和世锦赛领奖台的冲击更加艰难,于是中国队再次拿出了“拼命三郎”的劲头,井村教练带着姑娘们进行的魔鬼训练有多苦,我们无法亲身体会,但是听队员们事后谈起过这段经历——“练了一天,没胃口,端来一个装满食物的大盘子,拼命逼着自己把食物吃下去,恨不得一边吃、一边吐……”。她们飞速增长的力量和变化、更加快速的表演就是证明,她们创造出的一个个精彩绝伦的动作就是证明。

  奥运会上的铜牌,有人说中国队是凭借主场优势拿的,但是在本届世锦赛上获得的银牌、铜牌,没有人再质疑什么,因为姑娘们太过优秀的表现已经征服了一切。

  包括那可怕的宿命。(陈思彤)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专题 

更多关于 花游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