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男子10米跳台
在昨天结束的男子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队未能摘金。继上届世锦赛、跳水世界杯和北京奥运会后,周吕鑫再次在决赛中失足,且连“万年老二”都没当上。不过这次他是带着低烧参赛,赛后没有找借口。
发挥欠佳未能正名
最后一跳没掉链子,但落后太多只能接受铜牌的结果
在北京和罗马,记者之间流传最多的话题不是郭晶晶能否5连冠,而是周吕鑫能否为己正名。
跳水队出征罗马之前,央视解说员韩乔生在游泳中心的发布会上向周继红发难:“像周吕鑫这样经常掉链子的选手,为什么还要给他机会?”周继红以年轻队员需要时间成长为由,搪塞过去。
对于外界的质疑,有圈内人为周吕鑫鸣不平,“其实他是国内10米台最好的单人选手,不能因为没拿到金牌就把责任推给他一个人”。不过,在中国跳水队这种金牌队伍中,作为“失败者”总要承受必然的压力。
男子10米台决赛如期上演,由于最后一跳失误,周吕鑫在半决赛中位居第3。决赛中他一直咬住邱波和马修,但第5轮他发挥欠佳,被戴利超过掉到第4。最后一跳,周吕鑫没有掉链子,得到了100.70分的单轮最高分。但之前落后太多,他只能接受铜牌的结果。
赛后发布会上,意外夺金的戴利喜形于色,旁边的周吕鑫如坐针毡。他不停地喝饮料,短短15分钟,桌子上放了5个空瓶。他的发言不多,“奥运会后到现在,能参加这个比赛很不容易。还是压力有些大,想多了,细节没有处理好”。
自感困难不找借口
自称“度过非常困难的两天”,用英语感谢身边人
周吕鑫此次罗马之行颇为不顺,在意大利备战的这两天,因为不适应当地气候,他一直发烧,直到决赛当日才算退烧。病情明显影响了发挥,决赛中动作整体规格不高,如果不是马修最后一跳失误,他很可能无缘奖牌。
站在第3名的领奖台上,周吕鑫表情复杂。虽然不想拿生病当借口,但他言谈中还是透露出无奈,“身体不舒服,全靠教练和队友的支持,我才度过了这非常困难的两天”。
周吕鑫说的“不容易”,与他之前几次大赛失利有关——在墨尔本不敌加尔佩林,北京世界杯输给克莱恩,北京奥运会让马修·米查姆一战成名。
不过,周吕鑫并未以此为借口,“赛前发生什么事都有可能,你只能自己调整适应”。是否受到舆论压力的影响?“经历过那么多大赛,心理很平稳。总体上这次比上次跳得好一些,但是……”周吕鑫欲言又止。
发布会结束后,中国记者们再次围住周吕鑫,想让他再谈谈。不过,周吕鑫出人意料地说起了英语,“感谢周继红指导,感谢我的教练,感谢我的朋友们”。在这样一个场合,这段发言有些奇怪,很容易让人想起离别感言。
教练否认压力太大
教练胡恩勇觉得周吕鑫“还好”,领队周继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玩起太极
周吕鑫再次失败,他的教练胡恩勇否认压力所致,“他很不舒服,但我觉得他还好,这孩子其实很有想法”。
赛后,重用周吕鑫的跳水队领队周继红对“周吕鑫是否还有机会,没比好是否因为压力太大”的提问,并未正面回答,“那要看他能否挑起这个重担。如果被压垮了还叫优秀运动员吗?”
本报罗马专电记者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