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辽宁籍运动员学历大调查 到底是混文凭还是学本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7月20日12:40  辽沈晚报

  乒乓球名将刘国正近日被上海交大劝退,这一现象凸显国内“体育明星上大学”的随意,也让人看到了教育界本身的危机。“体教结合”的道路到底该怎样走?国内体坛明星们的“学历观”究竟如何?近日,记者采访了十余名辽宁体坛名将及教育界人士,通过对辽籍名运动员的学历调查,令各方畅所欲言,期待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王军霞 没拿到毕业证

  “上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那张毕业证只是一个证明书,我一点都不在乎,我更看重能力! ”

  王军霞回忆说自己曾上过4年大学,1995、1996年在辽宁大学读法律,1999、2000年在人民大学读法律,但最后都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如此结果既事出有因,也与王军霞的人生观有直接关系。

  2001年,还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书的王军霞发现自己怀孕了,经慎重思考,她觉得做母亲远比读书重要。对没有读完大学的遗憾,王军霞看得很淡:以后有机会就读,没机会就自学。

  王军霞满意于自己现在的一切,对很多奥运冠军追逐的高学历不萦于怀,“我的毕业证好像还是中专的,就是辽宁体育运动学校颁发的那个。我更注重能力,对书本知识只要我懂它就可以了。我以前选择学习法律就是觉得自己的法律意识太差,对自己未来发展不利。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不可能放弃现在的一切工作,读书是学习,但人生实践则是更重要的学习。 ”

  与王军霞持同样观点的还包括老资格的奥运冠军姚景远。上世纪80年代出国比赛有一些限制条款,没念过几天书的姚景远的出国表格学历一栏上填的是“研究生”,“这倒不是造假,因为我们是专业运动员,那时国内专业选手出国比赛,身份不方便,说是研究生就意味是业余选手,现在大环境已经变了,都无所谓了。 ”姚景远夺取奥运冠军后在沈阳体育学院念了三年函授,拿下本科文凭,“就是一年两次集中上课,每次40天,3年毕业。 ”

  韩晓鹏 考文凭别盲目

  都灵冬奥冠军韩晓鹏对学历的看法代表了一批奥运冠军的真实想法,学历必须有,但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

  韩晓鹏所在的沈体院有意保送他读研究生,但他本人对专业方向的选择十分慎重。一般来说,韩晓鹏应该选择与自己所从事的项目(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有关的专业,但韩晓鹏却不这样认为,“我倒是想多学点英语。我这个项目常年出国比赛,跟老外打交道多,如果英语好,就可以和人家自由交流。我认为,学知识是为用的,如果没有真本事,光靠一纸文凭怎么让人家信服呢?”

  乒乓球奥运冠军王楠也是个务实的人。不少奥运冠军进大学后,往往选择体育管理等适合自己角色定位的专业,这样好毕业拿文凭也相对容易些,王楠却不这样看。王楠对经济很感兴趣,她渴望了解乒乓球以外的东西,不想仅局限于体育管理方面,因为那样自己的道路就太窄了。

  当然,这种选择也与王楠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关,王楠不打算将自己未来的人生定位于“体育人”的角色上。目前她在团中央工作,在一个全新的岗位,在清华上课的她需要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来充实自己,王楠正在悄然实践着自己的人生转型。

  王义夫 学什么都有用

  辽籍射击奥运冠军王义夫对学历的态度比较“中庸”。在他看来,高学历对名运动员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也是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认可标准之一,而且学任何知识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用,“读书很好,很有意义,读书之后,想问题、看问题与以前不一样,在清华念书会让我的心智进一步成熟。 ”王义夫感慨说。

  王义夫、张秋萍夫妇在清华大学上学,两口子目前都已拿到经济管理专业的本科文凭。总结自己的清华经历,王义夫自言收获颇多。他说,大学生活虽然比单纯的运动员忙碌,压力也要大得多,但是提高了知识水平,增加了对竞技体育的认识,反而更促进了运动水平的稳定和提高。

  王义夫说自己以前很羡慕能在清华读书的人,对拥有清华学历的人肃然起敬,“我原来经常开车路过清华西门,都没进来过。我非常羡慕在清华读书的人,想进来看一看,见门口有保安,我也不敢进啊,我觉得清华门槛太高了! ”

  在清华经管学院读书,偏文科的科目,王义夫还能应付,偏理科的就有些赶不上。因为王义夫进入专业队时正是学习的年龄,耽误了很多东西。

  于洋 进大学属特招

  鞍山羽球奥运冠军于洋、杜婧如今已是中国科技大学大三的学生了,读传媒专业。两人属于特招生,曾代表学校参加过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还得了个冠军。

  两人平时训练紧张,国内外比赛一个接一个,根本不可能有充裕时间潜心攻读。考虑到两人的特殊情况,每逢考试周,学校就给她们提供复习提纲,并委派老师专门为她们上课。将来退役后,是否有心读研读博,两人都说没定,“现在一切还是以打球为主,将来如果有机会,也许会考虑换个专业呢! ”于洋说。

  竞走奥运冠军王丽萍退役后曾回省竞聘,但无合适职位。 08奥运前,王丽萍还曾到中国竞走队担任过助理教练。对目前的王丽萍来说,除了相夫教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读书考试成了人生的一大主题。

  与于洋等人心态相仿,王丽萍对读书暂无明确目标,先念着再说。前不久,王丽萍完成了硕士论文答辩,论文写得很辛苦,连做梦都怕论文通不过。至于将来是否读博,王丽萍还没有决定,“退役后我又一直在北京读书,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实在太短了。其实对女人来说,家庭才是第一重要的!”王丽萍感叹道。

  孙福明 想念也没时间

  柔道奥运冠军孙福明本有机会念北体大的硕士研究生,但目前已升任辽宁女子柔道队领队的她分身乏术,“家里、单位一大堆事,我就是有心念,哪有时间呢? ”

  女子举重奥运冠军丁美媛也深有同感,“我和孙福明情况相同。我现在是辽宁女子举重队教练,备战全运会任务很重,辽宁又要举办全运会,我的压力更重了,到北京念书深造对我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

  国内女子七项全能名将刘海莉感叹说,自己的学习时间都被比赛耽误了,“我本科是在沈体院念的,但念研究生就麻烦了。考研究生必须复习,可是我一准备报名考试,就要出国比赛,都被迫放弃好几回了,读书与比赛,我该选择哪一头呢? ”

  辽宁男排资深国手隋盛胜抱怨自己现在忙得要死,“很快就要打全运会了,紧接着辽宁又承办全运会,我接着打还是退役?很难抉择,现在还要收拾新房,读书的事,只能放一放再说了! ”

  隋盛胜说,拥有运动健将乃至国际健将资格,上大学可以免试,“但这两个指标都不好达到。运动健将必须取得国内重要比赛前三名,国际健将则必须取得国际重要比赛前五名,而且一个队只允许有5个名额,就拿我们辽宁男排来说,中国男排在08奥运会上取得第5名,虽然咱们队国手不少,但就我和袁志拥有国际健将资格。也就是说,不是所有运动员都享有免费上大学的待遇的,没有运动成绩做铺垫,上大学、高学历,都不切实际! ”

  专家解读

  应给运动员“教育补偿”

  金晓辉(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院长)

  我不赞成运动员退役后自己去选择学校,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学校吸收名运动员入校是为了扩大宣传,也许能宽进宽出,但有的学校准入机制很严格,达不到要求就得退学,这对底功较差的运动员很不公平。

  我觉得,国家应该给国内各大专院校制定统一的指令性计划,要求各院校必须接受一定比率的运动员。同时,要延长运动员的学历完成期限,只要他有时间、有学习的意愿,就让他念去呗,何必非要一刀切呢?

  没文化无法立足

  于晓光(沈阳体育学院党委书记)

  运动员热衷学历,这一趋向折射出的是对知识的尊重。没有文化的运动员无法在社会立足!我到沈体院后始终坚持一点原则:我们要的是大学生运动员,而不是运动员大学生!外边的运动员到我们这里来进修学习另当别论了,只要是我们本校的运动员,无论训练多累多忙,必须修完所有的学分,必须接受所有的专业考试,这无论对他们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有一次我出席一社会活动,上台发言的某运动员读开幕词,里面有一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该运动员不认识“兮”,居然念成了“分”,满堂哗然。连一些最基本的知识都掌握不了,还谈何发展?一些运动员以为不读书、没知识,照样可以闯荡江湖,那会出大丑、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别借明星上大学炒作

  张贵敏(沈阳体育学院院长)

  现在不少运动队只看重眼前利益,只要成绩好,就一好百好,对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严重忽视。其实我们应该综合考虑运动员的培养问题,举国体制、奥运争光与文化教育、知识结构的塑造培养并不矛盾,运动员虽然是一特殊群体,但同样是一普通的社会公民,他(她)们有受教育权,也要有获取必要知识迎接社会挑战的充分心理准备。

  刘国正被上海交大劝退的事,要辨证地看,我们反对借“明星上大学”炒作取利的事,但运动员毕竟基础差、知识积累少,如果不采取延长学习时间、不采取针对他们的学分统计方法,有多少运动员学生能如期毕业呢?同时,运动员自身也要学会维权,要把眼光放得长远点,做运动员是吃青春饭的,成绩只是一时的,而知识却能令自己终身受益!

  本版稿件均由首席记者 张松采写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