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宋斐
曹臻说,配混双之前,她在队里基本没和李平说过话。就是队里宣布了他俩配对混双后,她也压根儿没认为自己能夺得混双冠军,能拿到一块奖牌就不错了。
2009年4月底,中国乒乓球队出征横滨世乒赛前两天,傻乎乎的曹臻被队友叫进了房间。
甲说:“大兵,混双配对出来了!”
乙说:“你猜猜,你和谁配啊?”
曹臻急了,“快说,快说,邱贻可吗?”
甲笑了,“怎么可能,再猜!”
曹臻挠了挠头,“张继科?”
乙捂着嘴把头晃得像拨浪鼓,“不是,不是!”
曹臻彻底晕了。新人里,许昕是左撇子,而且双打好,她肯定这天上的馅饼不会掉在自己的头上。“是徐辉吗?”
甲斩钉截铁地说,“当然不是!”
“猜不出来了,求求你们了,快告诉我吧!”曹臻求饶了。
甲和乙相对一笑,异口同声说道:“是张钢他兄弟!”
“李铁?”曹臻彻底晕了。
不为别的,晕乎乎的曹臻开始在自己的脑海中搜刮着属于“李铁”的片段。无奈,她连片段也找不到几个,满脑子都是“李铁”的笑脸。
由于打球时身体有些僵硬,男队的队员们把张超叫成“张钢”,把李平唤作“李铁”。横滨世乒赛,李平几乎是最后一个搭上末班车的男队员。
晕乎乎的曹臻,也不知自己是怎么进的国家队训练馆,出了电梯,黑乎乎的走廊一眼望不到头,仿佛自己即将开始的横滨之旅。这时,一只手伸了过来,接着,一个男队员的声音让曹臻从冥想中回到了现实。
“曹臻,合作愉快!”说话的,是“李铁”。
曹臻笑了笑,突然间,她发现,眼前的“李铁”一脸真诚,眼里透着自信。
李平的生母病逝多年,曹臻的父亲在2004年被脑瘤夺去了生命。尽管中国队在横滨世乒赛的混双比赛中以新人为主力,且打乱了配对,但冥冥之中,这种命运的巧合,将曹李二人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彼此信任、彼此理解,一方超级自信、一方缺乏自信的互补组合。
无缘萨格勒布世乒赛,且最后一个搭上横滨末班车的李平,非常自信。曹臻的两块混双铜牌,让新搭档李平看到了奋斗的目标和希望,于是,他有足够的理由比别人更渴望这个难得的机会,更充满斗志;而外表看着像个假小子的曹臻,却是个不够自信的小女人!李平的自信,让多愁善感,一直“狠”不起来的曹臻,找到了心理上的依靠。
首战轻松击败实力不济的新西兰组合后,曹李二人在混合采访区被苦于没有新闻而抓狂的中国记者们迅速“包围”。
两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对答如流,尤其是李平,言语中透着一股子“天津卫”的自信。两人肩并肩消失在采访区的尽头时,记者们给曹李二人封了雅号——“相声组合”。
曹臻后来跟她哥说,对阵张瑞/江天一时,多亏李平在关键时刻叫了起来,让她感觉到自己身后还有一个够爷们儿的搭档。
于是,琴瑟和鸣,中国队在世乒赛上的混双十连冠应运而生。尽管曹臻总开玩笑地说李平“话多,腻”,但她很清楚,如果没有话多的李平,他们不可能达到彼此的空前信任;如果没有看似腻腻歪歪的李平,他们不可能在关键球时下手果断,以四个4比2,先后击败张瑞/江天一、唐娜/吴尚垠、姚彦/张超以及木子/张继科。
曹臻说:“是李平不断给我信心,让我相信每场球我们都有能力获胜。”
一对“苦孩子”,曹臻和李平,终于望见了一片全新的天空。
鏂版氮鏅烘姇 | 琛屼笟涓撳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