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乒超为何还称不上职业联赛 距离乒坛NBA还有多远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7月02日10:32  北京日报

  从建立乒超联赛伊始,中国乒协就抱有将联赛打造成“乒坛NBA”的雄心。由于中国乒乓球高手云集,乒超也的确是世界最高水平的乒乓球联赛。不过,乒超在很大程度上却还称不上是职业联赛。

  2009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第二阶段比赛昨日揭幕。自从本赛季开赛以来,立志要成为“乒坛NBA”的乒超联赛尽管竞技水平堪称世界顶级,但由于在多个环节存在问题,距离成为世界顶级赛事的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主场变换,球队“打游击”

  与NBA每支球队都有固定主场相比,已走入第11年的乒超各俱乐部依然处于无固定主场的尴尬境地,多数球队整个赛季都在“打游击”。例如上海男乒有5轮主场分别设在山西不同的地级市;八一男乒主场则遍布全国,包括浙江杭州、辽宁大连、新疆石河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赛事主办方中国乒协为减轻各俱乐部运营压力,允许球队将部分主场比赛“转让”到一些缺少体育赛事的异地进行。这样一来球队就变成受邀去打主场赛事,能获得一笔类似于出场费的主场承办权转让费。

  但这种运营模式有着明显弊端:俱乐部打造品牌主场无从谈起;“居无定所”让俱乐部失去了固定的球迷群体。

  不难发现,与中超、CBA相比,乒超各俱乐部始终在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游动主场”往往落户在中西部城市或二、三线城市。去年联赛中,甚至出现过某些赛地把商场、食堂作为赛场的事情。一位俱乐部负责人表示:“我们也希望把主场设在省会城市,但这样各项投入高,且大城市球迷娱乐、休闲活动丰富,乒超的受关注度还不如中小城市。”上赛季冠军上海男乒就曾在家乡遭受冷遇,赛季最高票房不过1000余元,本赛季设在山西的主场却很火爆。

  运作不利,球队不“向钱”

  与NBA球队高度职业化运营相比,乒超各俱乐部的运作显然够不上“顶级联赛”档次。

  “我们的乒超联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联赛,俱乐部的投入和产出根本不成正比。大多数企业养一支乒超球队并非为了给自身带来经济回报,而是由于老板对乒乓球的偏好,或是政绩工程,反正没有一家俱乐部是想通过经营球队盈利的。”一名俱乐部老总坦言,目前多数乒超俱乐部的生存状态都是“赔本赚吆喝”。

  另外乒超球队的宣传、包装也达不到职业化标准。由于忽视自身宣传,乒超每年都是“轻轻地走,轻轻地来”,几乎没多少人知道某支球队哪日在哪儿有比赛。这与中超、CBA尚不可比,更不必说NBA。

  国际化低,外援缺少大牌

  NBA联盟中有20%非美国本土球员,其全球号召力离不开国际球员的加盟。尽管同样代表乒乓球顶尖水平的乒超联赛也向外国选手发出邀请,但国际化程度却难比肩NBA,少数外援中绝大部分也是原籍中国的“海外兵团”。乒超也曾吸引过众多强力外援,波尔、柳承敏、朱世赫、福原爱等都来乒超历练过,2006年签下福原爱的辽宁女乒还曾将部分主场比赛办到了日本。然而,随着中外乒乓球水平差距日渐拉大,外援实力从强力变平庸,即使强力外援的实力其实也不如国内二线选手。对于本就亏损的俱乐部而言,花高薪聘请实力不济的外援,不如花小钱签个好内援。

  中国乒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计划未来邀请国外俱乐部整支球队加盟联赛,以此开拓市场、扩大影响力。

  另外,虽然乒超拥有王皓、张怡宁等招牌球员,但他们在国际体坛上的影响,恐怕还很难与姚明、科比等比肩。

  本报记者 王笑笑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年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专题 

更多关于 乒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