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翔挑战自我,赤膊上阵。郭一江
![]() |
面对70余家媒体聚焦,孙海平(右二)坦言“有些心慌”。郭一江
昨天,距离刘翔最近一次全面体检过去了整整一周,相关报告终于开启。
参照“6月底穿钉鞋,9月份上赛场”的原定计划,这份最新的伤情报告不甚乐观。由于刘翔右脚跟腱尚不足以支撑他承受每次过栏蹬踏时的数百公斤重量,为避免再度诱发受伤,刘翔的医疗小组与教练组决定,暂缓穿钉鞋,推迟复出日期。
稳妥起见慎言复出
“如果是普通人,那么他已经痊愈了,能跑、能跳、能打篮球。从医学角度,刘翔的恢复已经超出常人,但还不够尽善尽美。”刘翔医疗团队的核心人物、华山医院运动医学与关节镜外科主任陈世益教授如此表示。
在目睹爱徒完成昨天3组8栏的专项训练后,孙海平给出的答复也与陈教授不谋而合。“从今天他训练的状态来看,强度已接近以往的八九成,除了没穿钉鞋,你几乎看不出他动过手术。但其实那个地方还是有些反应,局部依旧有发胀、酸痛的感觉。”孙海平说,基于此,给刘翔穿钉鞋的日子一推再推,至于重回赛场,更成为未知数。“不论是世锦赛还是黄金大奖赛,其实,从主观上来讲,我们都希望参加。但现在我们必须等待伤处彻底康复,不然,旧伤复发就可能葬送运动生涯。”
虽然刘翔的伤脚在加速康复中,但为稳妥起见,他重返赛场的日子将再度延后。医疗组将在未来40至60天内再次对刘翔进行全面体检,以此决定是否能穿钉鞋、上强度,9月20日的上海黄金大奖赛他基本无缘参加。
至于10月的全运会,孙海平现在只能用“未知数”来作答。
陈世益教授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说:“国内比赛和国际大赛完全是两个概念。我想,刘翔在国内比赛拿名次已经没有问题。我建议过让刘翔参加全运会,但这最终还要看教练组的意思。”
趾点康复世界难题
医疗组主要考查的是刘翔的右脚跟腱腱体、去除钙化物后留下的空洞、跟腱与跟骨连接处(俗称“趾点”)3个部位。现在,前两者恢复得都很理想,唯独趾点还在制造麻烦。“这关乎人的生理结构,并非取决于康复手段或训练方式的改变,因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陈教授说得很坦白。
身为运动医学专家的陈教授试图用数字来解释趾点难题,“在高强度跨栏时,一个人的跟腱趾点需要承受的力量为自身体重的七八倍。对刘翔来讲,他体重为85公斤,那么他的趾点在发力瞬间就要承受700公斤以上的重压。”
医疗小组已经准备好全新的磁疗手段,打算从下阶段起介入康复治疗。为确保治疗进程,刘翔师徒原打算去柏林世锦赛现场观摩的念头也已打消。“现在一切就为了他能百分百康复。”孙海平说。
师徒一心永不言弃
一份伤情报告的揭晓,居然如同开启绝密档案一般。在这场新闻通气会上,为杜绝理解偏差,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院长杨培刚陪同孙海平、陈世益一同亮相接受答疑。场下,上海市体育局有关领导亲自督阵;场外,还有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副主任冯树勇“遥控”指挥。一切表明,刘翔与他的团队正承受前所未有的重压。甚至,在昨天通气会前,还有传言称刘翔将发布退役宣言。
事实证明,至少现在还没有什么能阻挡刘翔师徒继续坚持的信念。
“我从没想过提前退休。刘翔也一样,他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我们一直都相互鼓励,坚持下去。”孙海平说自己和刘翔从未退缩过。“我常常觉得,教练员就像雕刻艺术家、像工匠,小队员刚到手里也许只是块石材,但是经过慢慢雕琢,他们会越来越像一件艺术品。一块璞玉,成了国宝,这对教练员来说才是最最幸福的事。”虽然刘翔已经远离赛场近一年,虽然这块玉石曾经破碎过、需要修补,但他们无论如何也要继续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王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