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国梁专栏:需要真正的精神领袖 马龙要再塑性格

  这次世乒赛,从比赛成绩和临场发挥来看,我们队员的表现是无可挑剔的,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客观因素,波尔的退赛,老萨、柳承敏、吴尚垠的过早出局,削弱了比赛的对抗性。同时,我们对无机胶水的适应相对比国外运动员要好。

  王皓在这次比赛中的整体发挥是他最好的一次,之前他在世锦赛中没进过单打决赛,这次拿了冠军,双打尝试了新的配对,也拿了冠军。虽然比赛前半程他显得有点心不在焉,不在状态,但碰上吉田海伟之后,他突然有了大赛的紧张感觉,有了对冠军的强烈渴望。特别是在决赛中,正手的对拉与反拉技术,明显比奥运会时更成熟。这跟改用无机胶水也有一定关系,使用无机胶水以后,王皓是明显的受益人。北京奥运会之后,他几乎没怎么练就拿了世界杯冠军和大王者杯冠军,两次队内的直通比赛也两次拿了第一,再加上这次世锦赛的冠军,可以说一路走得比较轻松,充分体现出了他的整体优势,在场上的精神面貌、排压能力都比以前有一些进步。

  世乒赛的冠军对王皓来说是非常重要。他参加了两次奥运会,两次都是在决赛中输球,对他的信心打击很大,所以这次世乒赛之前他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在封闭训练前期和中期心态起伏比较大。针对他的情况,教练组研究了很多方案,蔡局(蔡振华)做出了比较大胆的决定,首先肯定他、理解他,然后尽可能地给他减压,甚至让他回北京休息了五天,让他做一些积极性的调整。这在历届封闭训练中是没有过的,事实证明这种减压方式对他的帮助很大。

  在肯定他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从他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中国乒乓球队历来缺的不是冠军,而是真正的精神领袖,一个队伍真正的核心。我们希望王皓能够成为这样的人,不能只满足于成为一个世界冠军,而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以大局为重,要以全队为重。领军人物要得到大家的认可,并不完全靠成绩,还要靠个人魅力。封闭训练对他采取的调整减压方式,是属于特殊时期采取的特殊手段。现在王皓已经拿到了世乒赛的单打冠军,恢复了信心,就必须严格遵循队伍的管理制度,不再搞特殊化。不然我们宁可损失一个冠军,也不能损失一个集体。我们既然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挽救你,也可以采取特殊手段来管制你。

  我和孔令辉在国家队成为主力队员之后,一直要求自己在队伍中真正发挥核心的作用,共同扛起男乒的大旗。其实现在队员的成绩比我们那时要好,但是所受的关注度,包括大家的认可和喜爱的程度,并不一定能达到那时的水平。为什么呢?因为那时欧洲处在鼎盛时期,我们都努力想打翻身仗,所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也相对比较强。从打翻身仗一直到把王励勤、马琳、刘国正他们带起来,在传帮带的过程中,我和孔令辉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所以现在我们要在精神层面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不能仅仅满足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王励勤这次虽然没有拿冠军,但是他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肯定。在世乒赛前他也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毕竟他在赛前的选拔中没有选上。以我们国家乒乓球的特色和男队的现状来看,我认为目前还不适合通过选拔赛产生全部参赛队员,像王励勤这样的队员在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不能一棍子打死。最后我们教练组决定让他参赛,他也不负众望打入决赛,用男单亚军的成绩消除了大家对他能力的质疑,同时也有助于他信心的恢复。

  与王皓、马琳相比,打世锦赛的过程对王励勤来说,压力会小一些,毕竟他是三次世锦赛冠军,打世锦赛他还是比较有心得的。再加上他现在的主管教练秦志戬与他年龄相仿,沟通上更容易,小秦的组里有很多年轻队员,像马龙、许昕,某种程度上也带动了王励勤的活力,所以这次比赛他的心态调整还是不错的。

  王励勤和马琳的半决赛,单纯从欣赏角度上看,是世界超一流选手之间水平最高、实力最接近、最精彩的对决。两人在技术上和心理上斗智斗勇,比分交替领先,技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都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到了极限。

  2008年奥运会之后,很多人不看好马琳,但是他用这次世乒赛中的出色表现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无论是从有遮挡发球改到无遮挡发球,还是小球改大球,马琳完成了别人难以超越的事情,不但没受影响,反而比原来更好。改了无机后,马琳曾经一度输了很多场球。但在这次比赛中,他的发挥与有机时区别并不大,这说明他的能力很强,超出了别人的估计和想象。虽然这次他没有实现自己大满贯的愿望,有些遗憾,但他是一个很有天赋的运动员,并且有着努力不懈和不服输的精神,再加上教练的帮助和引导,只要不放下球板,就有希望实现理想。

  王励勤拿了3个世锦赛冠军,马琳拿了4个世界杯冠军。一般来说,第一次冲击冠军难,第二次冲击冠军比第一次更难,第三次就会有心理阴影。大满贯是我们所有队员追求的目标和方向,但不能让它成为自己的负担。毕竟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我和孔令辉比较幸运,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一样就拿了一个冠军,很快就完成了大满贯。现在马琳和王励勤取得世界冠军的数量都比我和孔令辉多,他们有超越我们的地方,而我们也希望一代能比一代更好、更完美。我想,只要尽到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赢得大家的尊敬。

  这次世乒赛,大家都非常看好马龙。两年前他就参加了萨格勒布世乒赛,但那时他是黑马,而这次是夺标热门。这两年,他在一般的比赛中表现比较抢眼,看起来比赛经验、心态、技术能力并不比王皓、马琳、王励勤差,但是在真正的世界大赛中,大赛经验、心理抗压、排压能力,包括技战术的合理运用、场上的释放和把控能力,与他在一般公开赛中的表现相比,还有一些出入,与三个老队员相比显得嫩一些。

  这次在横滨,我也是第一次在世界大赛中给马龙做场外指导,感觉他在关键时刻欠缺有效的得分手段。就像国家军事力量一样,如果你有核武器,不管用不用,对手一定怕你。比如王励勤的正手抗击打能力、防守与正手的转攻;马琳的搓球、发球、对球的控制;王皓正反手比较均衡,一旦让他抢先上手,形成上旋球的对攻,没有任何一个选手能出得了他的圈儿,就像进入了电脑程序一样。这三个人各有各的特点。但是马龙现在的技术特点、得分手段就不如他们明显,所以在大赛中会显得底气不足。你拿枪和别人打,不会对对手造成多大损害,如果你有核武器,那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什么思想打什么样的球,有时运动员需要在场上表现得张扬一点,霸道一点。而马龙给人的感觉像一个小孩,性格上太内向、太温和、太听话,所以给对手的压力并不大。他的想法很多,人很聪明,但需要进一步塑造性格。

  陈玘这次的表现比以往有所进步。但是他在一流和超一流之间徘徊的时间太长了,始终是一只脚在门内,一只脚在门外。他要完全踏进去必须要越过前四个人,对他来说,时间越长,困难越大。

  教练组同样对许昕寄予了厚望,让他参加了所有的项目。但是在实际比赛中他没有太多亮点,平时打球的灵感在世界比赛中打了一些折扣,实力上和杀伤力上也有待提高。在性格上,他和马龙有相像的地方,需要再释放一些。但是我们现在也不可能要求马龙和许昕做到和马琳、王励勤、王皓一样。毕竟那三个老运动员经历的磨练太多了,而且我们一直用特殊的手段打造他们。而许昕和马龙才刚刚开始。我相信他们有潜力超越前面的队员,但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代价,可以交学费,也可以有教训,但是相同的错误不能一犯再犯。

  张超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单打资格,他也很珍惜这次机会。老萨输掉以后,其实给了他一个往上冲的机会,但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使他在心态上发生一些变化,输给韩国的年轻选手。其实从水平看,张超要高于对手,在3比1领先的时候他有点走神,处理球不是很合理,决胜局10:8时过于兴奋,没有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节奏,导致他出现了低级错误,被对手抓住机会实现逆转。其实运动员的每一分努力都能在大赛中得到体现,平时训练中主力队员确实要比他们扎实,平均的板数就是比他们多,动作就是比他们固定。张超10:8领先时的正手失误,其实也是平时训练不够扎实的表现。对于这次世乒赛的经历,相信张超自己的体会比较深,也给同档次的其他队员敲了个警钟。

  这次世乒赛,日本队表现得比较抢眼,特别是松平健太,给马琳制造了一些挑战。日本队的这批年轻队员素质确实不错,虽然现在和我们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如果培养得当,几年之后他们还是具备一定实力的。

  从成绩上看,我们这次横滨之行是满载而归,但如果我们站得更高一点,看得更远一点,就会发现还有很多问题和任务等待我们去完成。比赛结束后,乒乓球该如何发展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我们也在关注。乒乓球在中国被称为国球,我们的队伍拿不到冠军就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但是如果一支队伍连续拿冠军,可能就也会降低其它国家和地区参与的积极性。这是乒乓球面临的一个坎儿,也是中国乒乓球的尴尬。拿冠军和促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两者怎么取舍和平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就像去年我在竞聘报告里提到的,2008年奥运会我们达到了辉煌的顶点,之后的关键是我们怎么进行整体团队的打造,要走从一元化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原来是以运动成绩为主,现在我们要在保证运动成绩的前提下,要使整个项目达到更深层次的进步。相对于拿冠军来说,如何让乒乓球这项运动的魅力得到更大化地体现,让更多的人喜欢和参与进来,显得更有意义,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文/刘国梁)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年国际乒联巡回赛专题   《乒乓世界》夏娃专栏

更多关于 刘国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