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亚洲之路”代表团尼泊尔之行 田径最受群众青睐

  

尼泊尔学生热情地为广州亚运送上祝福。
尼泊尔风光。(本报资料图片)
叶老先生展示20多年前的旅行证。
卡基给记者演示太极拳。

  一位年轻的农夫在他位于喜马拉雅山下的水田里打理着自己的4头水牛,他年轻的妻子穿着鲜红色的尼泊尔传统长裙,打着阳伞,在岸上静静地看着农夫……这是尼泊尔主要城市博卡拉的郊区。实际上,不管是博卡拉还是尼泊尔的第一大城市、首都加德满都,如果硬是要区分城区和郊区,这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因为也许在一条热闹的商业街的背后就是原野和农田。这是一个人们即使在工作时都显得特别悠闲的国家,而“亚洲之路”代表团的到来给这个悠闲的国家带来了一股“亚运热潮”。

  尼泊尔简介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南麓,是一个内陆山国,面积为147181平方公里。北临中国,西、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尼泊尔境内山峦重叠,多高峰,珠穆朗玛峰(尼称萨加玛塔峰)位于中尼边界上。

  尼泊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全国有2642万人(2006年7月),有30多个民族。86.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尼泊尔语为国语,上层社会通用英语。

  首都加德满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一个天然谷地,四周青山环绕,常年鲜花盛开,被称为山国的“春城”。加德满都还有“寺庙之都”的美誉,尼泊尔历代王朝在此兴建了大批庙宇、佛塔、神龛和殿堂,日久年长,形成了“寺庙多如住宅,佛像多如居民”的奇景。

  “亚洲之路”代表团到加德满都和博卡拉宣传亚运会

  尼泊尔人学习中文天赋高

  6月19日夜晚,“亚洲之路”代表团抵达加德满都,受到了尼泊尔奥委会代表、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文化处官员的欢迎,阿尼哥尼中友好协会主席哈利仕先生亲自到机场迎接代表团。在随后3天时间里,代表团在加德满都和博卡拉上演了一出传递友谊、传递祝福的推广广州亚运的“双城记”。

  田径最受加德满都人青睐

  在加德满都,代表团和阿尼哥尼中友好协会进行了见面会,和当地的华人华侨进行了交流,和尼泊尔体育界人士进行了沟通,并在闹市向市民和游客进行了亚运会的宣传。当地人告诉记者,尼泊尔人非常喜欢运动,大家进行得最多的运动是田径,因为田径不需要昂贵的器材。确实如此,在“亚洲之路”代表团在加德满都入住的酒店旁有一块巨大的空地,据介绍,这里一半是举行大型庆典的地方,一半是给老百姓进行体育锻炼的。每天早晨,这里全是前来跑步锻炼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很多对亚运会都有深入的了解。

  代表团到费娃湖推广亚运

  “亚洲之路”代表团在博卡拉著名的费娃湖举行的亚运推广活动将整个行程推向了高潮。

  博卡拉和加德满都之间的路程只有近200公里,但如果乘坐大巴的话,则要耗去7个小时。从加德满都到博卡拉,更快捷和安全的交通方法是乘坐一种只有19座的小飞机,这样的小飞机在气流中的颠簸程度可想而知了。当代表团一行惊魂未定地抵达博卡拉机场时,就看到尼泊尔手球协会主席古伦先生、当地一些官员和记者早已经在机场迎接,给代表团成员献上了哈达。

  在博卡拉,如果找一个可以同时看到鱼尾峰和费娃湖的酒店,那么即使在房间里看着这些山山水水发呆也值回票价了。因此,代表团选择了费娃湖作为在博卡拉推广广州亚运的活动地点。

  “很高兴谢谢你”

  抵达博卡拉第二天,代表团在费娃湖举行了隆重的亚运推广活动。活动吸引了许多当地的民众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参加活动的许多人向代表团成员学起了中文,不一会儿,一句“我爱亚运,你好广州”已经朗朗上口。许多学生还意犹未尽,又学起了“谢谢你!”“很高兴看到你!”……虽然说着说着,会把学到的句子串到一起,变成了“很高兴谢谢你”,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语言天赋还是很让人佩服的。古伦先生也和当地旅游界以及体育界人士前来参加活动,在得知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祥和如意乐羊羊”各自的寓意后,古伦先生一转身就给现场一群学生现学现卖地解释起5个吉祥物的名字和意义。在费娃湖的活动吸引了许多记者前来采访,前一天到机场迎接代表团的《加德满都邮报》的记者还带来了刊载有代表团到达博卡拉的新闻的报纸。而当记者问一位来自“坎提普尔”的电视台的记者,他们的电视台是地方电视台还是全国性电视台时,他大声地告知,他们是“国际性电视台”。

  博卡拉这天的天气很热,但也热不过人们对广州亚运会的热情。

  广东梅县人叶孟新讲述回乡往事

  古稀老人欲借亚运回乡

  “亚洲之路”代表团“四十亿人同祝愿,亚运祝福签名活动”在尼泊尔收集签名的横幅上,有一个签名看起来很普通,但却有着不一般的意义。祖籍广东梅县的叶孟新先生出生在印度,在尼泊尔已经生活了40年。在横幅上,叶老先生用布满岁月痕迹的双手签下了“叶孟新,广东梅县”7个字。在年过古稀的老人心中,“广东梅县”显然是一个已经思念了许久的地方。他说,这次在尼泊尔看到来自广东的亲人,心里非常高兴。

  叶孟新至今保留着一份旅行证,这份旅行证已经有超过20年的历史了,如今他还不时掏出来看一看。

  早在1987年,叶孟新萌发了到祖籍地广东梅县看一看的想法,于是,他就在尼泊尔办好了旅行证,当年尼泊尔的交通比之今天更不如。叶孟新辗转多天,才终于从西藏聂拉木口岸入了境。按计划,他将从这里坐车先到成都,再坐火车到广州,然后到梅县。然而,当叶孟新到达聂拉木后,天公不作美,硬是下了几天大雪,把唯一出山的道路堵死了。在聂拉木滞留了几天后,由于路一直没通,而他又必须按时回家处理事务,因此不得不放弃回乡的想法。

  在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叶老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了那份旅行证,旅行证已经发黄,边角也都磨掉了,但他还是固执地保留着它,仿佛有了它,他和故乡之间就有了一丝联系。叶老先生说,他时不时都会把证拿出来看看。叶孟新还保留着当年在尼泊尔接受过他帮助的中国人回国后给他写的信。他说:“我当时一方面做老本行——做鞋,另一方面则给来尼泊尔工作的中国人做翻译。”

  “明年在家乡开亚运会,我非常渴望能回去看看!”叶孟新说。他告诉记者,去年北京奥运倒数100天的时候,尼泊尔举行了有10万人参加的庆祝游行,他虽然已经75岁了,但还是走在了队伍的最前列。他说,广州亚运会前,他们还会举行类似的活动。

  把豆腐带到尼泊尔

  “豆腐张”垄断豆腐生意

  阿尼哥尼中友好协会主席哈利仕医生在和“亚洲之路”代表团见面时郑重地说:“在尼泊尔的华人华侨给尼泊尔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除了大工程外,在尼泊尔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华人华侨的努力工作。在代表团接触到的尼泊尔华人华侨中,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来自江苏的张维嘉人称“豆腐张”,他是第一个把豆腐带到尼泊尔的人。不过张维嘉自己说尼泊尔之前可能也有过一些人卖豆腐,自己只是第一个在尼泊尔办豆腐加工厂,如今尼泊尔市场上的豆腐绝大部分出自他的工厂。

  神奇的是,张维嘉的主要工作其实是打理一家中医院。张维嘉的姐姐是一位中医师,早在1982年就到尼泊尔开了一家医院,并嫁到了尼泊尔。直到2000年,张维嘉来到尼泊尔替姐姐管理医院。很快,张维嘉在管理医院方面上手了,于是自己想搞一些特别的东西。发现市场上没有豆腐的张维嘉引进了制作豆腐工艺,开起了豆腐工厂。结果一不小心“垄断”了尼泊尔的豆腐生意。现在他有两个制作豆腐的工厂,都由当地人负责管理和生产。

  说来也巧,把张维嘉带到尼泊尔的姐姐现在常住广州。而张维嘉因为经常要到广州采购中药材而对广州很熟悉。他说,尼泊尔人接受中医,因此对中药材的需求量很大。而尼泊尔中药材主要从广州进货,他有一位同行,每次到广州都会进价值人民币几十万元的货。“明年亚运会我会争取去广州。”

  尼泊尔体育

  全国万人练武术

  武术和跆拳道、空手道等是尼泊尔较有希望在亚运会上争取奖牌的项目。记者在加德满都采访了正带队备战广州亚运会的尼泊尔国家体委武术总教练卡基。

  武术教练曾到中国学武

  从1982年起,卡基在中国学习了4年武术。如今,卡基还是武术国际级裁判和亚洲武术联合会技术委员会委员,并经常到中国参加武术活动。卡基还记得当年在北京学武时的教练名叫“孙光鲁”。他说,孙教练当年不仅在训练时指导他,很多时候还到他住的地方给他加练。卡基告诉记者,自己原来是一名空手道运动员,改练武术后,感觉武术是所有搏击类项目中最难的。

  卡基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是武术全能型选手,从散打到套路都会。而套路方面,他在太极拳、南拳、长拳方面都有练习和研究。为了证明自己,卡基特地给记者把每个拳种都表演了一遍。他说,他会带领运动员在明年的广州亚运会上争取奖牌。

  武术群众基础十分广泛

  卡基告诉记者,武术在尼泊尔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在尼泊尔,练习武术的人超过1万人,在全国各地都有武馆。在尼泊尔,人们每个月只要交100卢比(约合人民币不到10元),就可以到武馆练习武术。价格之所以如此低廉,是因为武馆教练的工资是由国家体委发放的,并不需要从学员身上赚钱。自从北京亚运会开始,尼泊尔一直参加亚运会的武术比赛,因此对武术在尼泊尔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尼泊尔的竞技体育不是很发达,而武术则是他们在南亚运动会乃至亚运会上的重点项目。卡基介绍,尼泊尔武术队在亚运会套路比赛方面争取奖牌的可能性不大,争夺奖牌的重点在散打方面。最后,他对记者说:“尼泊尔期盼广州亚运!”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尼泊尔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