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芳明
中国女排接连败在巴西和意大利两队手下,输球并不可怕,我们需要给年轻的新女排时间,但两场同样是0∶3的溃败似乎暴露了我们很多问 题,我们现在的这支球队是否就是这个成绩所表现出来的实力?以前陈忠和时代的中国女排,输球大半是心理问题,我们对我们的技术还是充满自信的,但瑞士女排 精英赛之后,我们不禁要怀疑,在心理问题之外,是否在技术环节也有问题?
要解答这个问题,还要从蔡斌对中国女排的改造说起。从当初公布 大名单,到首度亮相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我们大略可以看出蔡指导的执教思路。其一是对一传环节的改造,蔡斌深知中国女排这种快速多变的打法非常依赖一传, 所以他手下的“新兵”大多都是攻守兼备,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征调殷娜进国家队可以看出他对一传的格外重视。但在具体比赛中,蔡斌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要一传 就要换下楚金玲,而殷娜的网上实力却比大楚稍弱,有了一传丢了网前,有了网前丢了一传,这让蔡指导很挠头。其二是蔡斌的“神来之笔”,那就是对王一梅位置 的改造,明眼人都能看出王一梅现在打的是“假接应”,当她处于前排时,三点攻的另一个主攻往往被推到2号位,而李娟、殷娜、楚金玲都有过打接应的经历,这 种变阵从理论上还是很合理的。但是经历了中国国际女排精英赛,这样的“变”阵被固化了,所以再无变化和秘密可言。不可否认的是王一梅的“假接应”确实是一 种不错的尝试,但把王一梅定死在4号位就失去了所有的变化,变阵也变得虚有其表。
这支新女排在心理上肯定有不小的问题,毕竟她们中的很 多人都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经验方面欠缺得很多,对阵巴西或是意大利这样的球队往往未战先怯。但是心理问题还是无法掩盖技术环节的问题,并不像蔡斌所说 的那样只是在心理上或者说心态上出现了问题。进攻点过于单一让中国女排在打法上变成了“假亚洲流”,当“快速多变”变成了“万变不离其宗”,你的进攻就不 再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