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蔡斌少说多做控制伤病放权队医 教育队员声东击西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6月08日03:45  京华时报

  6月5日,中国女排结束了昆山站的比赛,至此蔡家军的第一次亮相正式完成,蔡斌对于球队的整体评价是:还可以,打出了一些训练中练的东西,但是不够稳定,也有不少问题。对于外界普遍的质疑声,蔡斌表示:“我会坚持我的思路,这个阶段,我要做的是少说多做。”

  没有主力只有首发

  “我不想急功近利,把眼光放长一些,不希望一上来就证明我蔡斌有多大能耐,我第一场赢了,到奥运会输了能说明什么。” 

  蔡斌在郴州集训的时候说过:“这支球队刚组建,没有绝对的主力只有首发,我要让所有的队员都有机会。” 

  蔡斌实际中使用的首发基本都是参加了北京奥运会的队员,如李娟、王一梅、薛明、马蕴雯、魏秋月,而楚金玲早在2003年就入选了国家队,后因伤病和性格问题退出,张娴在上个奥运周期始终是主力,只是奥运会前才被张娜替代。 

  这样的阵容应该说是目前比较理想的选择,不过一度还是引起了争议。“有人说我只用老将不用新人,哪个老啊,就是李娟稍微大一些而已。我选人的标准是要适合2012年奥运会的年龄结构,尤其是中国运动员的年龄结构。当然她们也要符合我的战术指导思想。作为我们教练来讲,任何人都希望拿到最好的成绩,但是,如果我只顾眼前的话,确实那些老队员可能更好用一些,但是从长远来看路会不好走。”蔡斌说,“我不想急功近利,把眼光放长一些,我不希望一上来就证明我蔡斌有多大能耐,我第一场赢了,到奥运会输了能说明什么。” 

  “不是每个人都能打很长时间,但是像惠若琪这些年轻队员只要站在了场上就是成功了,就是经受锻炼了。”蔡斌说,因此这个阶段是没有主力只有首发的,也就是说任何队员都有机会成为主力。

  解放大梅必须坚持

  “这个改变必须坚持,如果她(王一梅)回到主攻线上,又不接一传,那会影响到整个战术体系,虽然改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必须要克服。”

  新一届中国女排组建之初,蔡斌就定下了解放王一梅的战略指导思想,而他寻求变化的第一步就是将这门重炮从主攻改到接应位置,就目前而言其实这也是一种博弈。蔡斌坦言:“虽然在王一梅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我还是要坚持。”

  王一梅是一位优缺点都非常鲜明的球员,扣球凶悍有力,但是在一传、防守和小球串联等方面她的欠缺还比较大,蔡斌为此想将王一梅从主攻改为接应。“强力接应在欧美已经司空见惯,她是反击时的主要攻击点,而对于一传和防守要求不高。王一梅的一传等保证环节存在较大漏洞,为了弥补这个漏洞,我强调的是主攻和自由人来接一传,解放接应。” 

  系列赛上王一梅首秀的第一局就因表现不佳被换下,到了昆山后又有些不适应场地,不过看得出她还是很努力地去适应蔡斌的要求。但是包括前中国女排主攻手孙玥等人都认为王一梅打接应很难,其他的质疑声也不断传来。蔡斌对此的回答是:“给王一梅的球弧度压低后,她的脚步有些跟不上,失误也比较多,但这个改变必须坚持,如果她回到主攻线上,又不接一传,那会影响到整个战术体系。虽然改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必须要克服。因为中国女排必须坚持快变,大梅必须跟上全队的速度。”

  控制伤病放权队医

  “我们不要去凭感觉,一切要让数据说话,队医要与教练员更多的沟通,会有更多的话语权,说到头就是要讲科学。” 

  上个奥运周期,困扰陈忠和的是队员的大面积伤病,导致训练计划几乎无法按时按量的实施,这是血一般的教训,蔡斌显然看到了这个问题,他上任伊始就提出要加强医疗监督,给队医更多的话语权。 

  郴州集训没几天,蔡斌就感慨:“队伍刚集中有的队员就已经伤了,训练肯定会受影响。” 

  对于伤病的态度,蔡斌表示:“伤病不可避免,但要有效地控制,不让它扩大得太快。有很多细节做好了都可以有效地控制伤病,要跟上新的理念,像我做运动员时的理念到现在肯定不适用了。防伤防病方面,我们要重视身体的疲劳度指标,我们不要去凭感觉,一切要让数据说话,每次训练完了要给运动员测血液,根据指标来决定她后面的训练强度,队医要起到这个作用,要与教练员更多的沟通,队医会有更多的话语权,说到头就是要讲科学。”

  回避采访少说多做

  蔡斌从上任之初到这次系列赛结束,他对于媒体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热情到主动回避。 

  刚上任时对于媒体的采访是有求必应,甚至有媒体记者开玩笑说:“蔡斌上任后的48小时内他也不知道答应了多少家媒体的专访,可能自己都记不清了。”但当新一届的中国女排开始组队后,这种情况发生了180度的大转折,给蔡斌打手机,他再也不接了,给他发短信得到的答复是“我不接受电话采访。”蔡斌对此的解释是:“如果我接受了一家的采访,那我是不是也要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要不这样就不公平了。所以干脆就都不接受了。” 

  而到了本次系列赛,从漯河到昆山,记者们普遍的感受是采访越来越困难,蔡斌甚至是有意在回避。以往的中国女排比赛期间的训练,只要是记者去看,等到比赛结束肯定能采访,至少是主教练可以谈一谈。但现在规定,训练后不得接受采访。而在比赛后,除了主教练蔡斌和队长魏秋月,其他球员都不敢接受采访,说是队里有规定。这使得很多记者竟然在发布会上与蔡斌就这一问题产生了争执。虽然在昆山有混合采访区,但是队员们通过时都很快,面对蜂拥而至的记者似乎有些避之不及。 

  面对媒体的质疑,蔡斌解释说:“不让队员随便接受采访,还是怕干扰她们的正常训练。队员们赛后要去做整理活动,因此她们通过混合区的时候不可能停留时间太长,你要是采访个十几二十分钟那恐怕是不行。”蔡斌最后强调:“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我觉得我和我的球队都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少说多做,也希望媒体能够理解。”

  ■小诸葛二三事

  任命当日瞒天过海 

  蔡斌是个典型的上海男人,熟悉他的人都叫他“小诸葛”,爱动脑子甚至有些狡猾。宣布任命那天,由于此前消息封锁很严,没人知道最后的结果是陈忠和连任还是蔡斌当选,为此,上海的记者想了一个办法,当天的上午给蔡斌打电话问他在哪里,蔡斌言之凿凿地说自己在上海,没有人通知他任何事。但仅仅几个小时之后,他却西装革履地出现在了发布会的现场,而事后了解到他早已到了北京,却表现得丝毫不漏风声。 

  自主研发软件系统 

  对于新事物蔡斌也是很愿意接受的,他提出要科学训练和比赛,用数据说话,意大利人开发了一套软件,是反映比赛中技战术指标的。蔡斌说他早就注意到了,而且也曾经就此请教过外国的同行,不过在昆山站比赛时他向记者透露,意大利人的BETA系统自己用感觉不太习惯,因此已经找了专门的研发小组进行开发,要做一套自己的软件来辅助训练和比赛。 

  教育队员声东击西 

  蔡斌在训练中也非常强调“动脑筋”。他告诉队员,排球也是一项智力运动的游戏,双方隔着球网,要互相猜对方的想法,你的每一次进攻都要尽可能地“欺骗”对方的防守队员,“你可以用眼睛、用你的声音、用你的动作,一切的手段,让对手发生错觉,遭到迷惑,这你就成功了。”

  ■蔡斌简历

  1966年10月出生; 

  1984年进入上海青年队;1990年入选中国男排; 

  1997年退役,随即出任上海女排主教练; 

  1999年兼任中国青年女子排球队主教练; 

  2002-2008年担任国家女排二队主教练。执教上海女排成绩 

  1998年全国女排联赛冠军、亚俱杯冠军 

  1999年全国女排联赛冠军、全国锦标赛冠军 

  2000年全国女排联赛冠军、亚俱杯冠军 

  2001年全国女排联赛冠军 

  2002年亚俱杯冠军 

  执教国青队和国家二队的成绩 

  2000年亚青赛冠军 

  2001年东亚运动会冠军 

  2002年亚青赛冠军 

  2004年亚青赛冠军 

  2006年亚青赛冠军 

  2007年世青赛亚军 

  2008年亚青赛第三名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新一届中国女排起航专题 

更多关于 女排 蔡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