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谁才是斯诺克亚洲一哥? 全方位PK丁俊晖不敌傅家俊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6月07日05:32  扬子晚报

  丁俊晖与傅家俊,这两位中国人一直都是亚洲斯诺克的领军人物,他们的“亚洲一哥”之争也从未间断。昨天下午,在江苏精英赛的半决赛中,丁俊晖以总比分5:1将傅家俊淘汰出局。不少无锡球迷对“小老乡”丁俊晖赞不绝口,在他们看来“一哥”还应属于丁俊晖。不过,精英赛没有积分,从大牌选手的参赛态度过于随意来看,“含金量”不高。因此丁俊晖完胜傅家俊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况且“一哥”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从综合条件来看,起码现在傅家俊更适合当“一哥”。

  技术水平PK

  丁俊晖傅家俊均世界顶尖

  从两个人的技术风格上看,丁俊晖属于进攻型打法,而傅家俊则属于防守型选手。丁俊晖强大的进攻火力,从其已获得两杆147满分和已打出超过100杆单杆破百就可看出,丁俊晖也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两次147得主,在斯诺克界傲视群雄。而丁俊晖的防守技术也日趋完善,无论是主动防守,还是解斯诺克,丁俊晖都有着非常优秀的表现,所以现在可以下结论,丁俊晖的技术可称世界顶尖。

  傅家俊一直被人诟病的是他不温不火的击球方式和过于保守的打法。球迷往往不欣赏这样的选手,因为大家都想看到华丽的进攻表演,而不是无休止的防守。但是傅家俊在进攻时母球的控制也的确一流,使他在找到机会时,往往可以一杆制胜。早在2000年傅家俊就打出过147分满分,也证明其在进攻方面同样不可小视。总的来说,两位中国球手在技术上都位居世界顶尖行列,很难分出孰优孰劣。小晖火力更强,但是傅家俊稳定性更好。

  心理素质PK

  “十年一剑”胜过少年得志

  丁俊晖的斯诺克轨迹大家都是耳熟能详,“天才”和“少年得志”这样的词汇就是用于形容丁俊晖的。最年轻的亚洲冠军、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15岁的时候,丁俊晖就拥有了这样的头衔。台球皇帝亨德利认为丁俊晖是过去十年来涌现的最具天才的球员。

  相对丁俊晖的一帆风顺,傅家俊的斯诺克之路就要坎坷得多。傅家俊也曾被称为“少年天才”,1998年,作为职业选手的第一个赛季,20岁的傅家俊以世界排名第377位参加大奖赛的争夺,在晋级道路上连克奥沙利文、埃伯顿等名将,成为首位打进排名赛决赛的中国人,也是晋级决赛的世界排名最低的选手。虽然,最终以2比9输给斯蒂芬·李而无缘冠军,但傅家俊的表现已经震惊斯诺克业界,1999年即被世界台联授予最佳新人奖。可是在随后的十年职业生涯里,傅家俊经历了太多的坎坷:当年一炮走红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咀嚼着一次又一次失败,特别是在丁俊晖崛起的那几年,傅家俊几乎生活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

  2007年,是傅家俊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折。伦敦钟表大奖赛冠军,这是傅家俊10年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冠军奖杯,排名也重新回到前十六。此后的傅家俊一发不可收拾,在重大比赛中一直发挥稳定,世界临时排名也大幅超越丁俊晖进入前六,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一哥”。是的,傅家俊或许没有奥沙利文火箭般的击球速度,但却体现着中国人特有的坚韧不拔。“十年一剑”的磨砺让傅家俊拥有了逆境作战的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少年得志的丁俊晖的最大软肋。

  风度性格PK

  “绅士”比“孩子”更胜一筹

  本次江苏精英赛,记者得以近距离接触丁俊晖和傅家俊,而他们给人的感觉也是截然不同。直白点说,傅家俊是绅士,而丁俊晖更像天赋超常的“孩子”。在镜头前,小丁总是一副羞答答的模样,声音压得很低,不愿与任何人对视。这与傅家俊形成了鲜明对照,傅家俊的平易近人和脱俗气质,充分地诠释着什么是“绅士风范”。“在职业素养方面,傅家俊应该是丁俊晖的榜样。比赛时,小丁坐在一旁有时抠指甲,有时摸鼻子,或者轻慢地别过头去,这是缺乏职业素养的表现。或许,小丁太年轻了,但是他缺的不是球技,而是风度。”一位业内人士如此感慨。

  说傅家俊拥有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也好,说从小接受西式教育培养出他的绅士风度也罢,在很多人眼中,傅家俊似乎天生就是为斯诺克而生的。他从不质疑裁判,也从不抱怨比赛环境。没有经纪人,也没有随从。对每一个提问,他都字斟句酌耐心回答,也许很少有出彩的话语,但很明显,他在力图让每个人满意。最重要的是傅家俊的心态,当一炮走红后成绩平平时、无数人怀疑他时、很多媒体不再关注他时,他始终能够保持一份自信和从容。然而,丁俊晖在成名后遭遇失利时,他却不能像傅家俊那么从容和坦然,在中国公开赛失利时,丁俊晖竟然说出了“不想打了”这种非常业余的话,在上海失利时他又把败因归结于“球杆”,显然现在的小丁更像一个孩子,而不是绅士。

  特派记者 汤敏(本报无锡专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斯诺克江苏精英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丁俊晖 傅家俊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