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王一梅易位难现昔日杀伤力 强力接应之路任重道远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5月30日01:48  新浪体育
王一梅易位难现昔日杀伤力强力接应之路任重道远

王一梅略显杀伤力不足

  新浪体育讯 中国女排新赛季的首秀备受各方瞩目,尤其是新帅蔡斌竭力打造的接应位置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更是成为本次中国精英赛的最大看点之一。首次担纲接应重任的王一梅虽然竭尽全力,但是对新位置适应程度不够还是让她的进攻杀伤力大打折扣,同样从主攻改打接应的赵燕妮在替补登场的时间内虽有过一段精彩表现,但是要想将接应打造成为球队的主要得分点还尚需时日。

  失误多杀伤力下降 王一梅首秀不足显现

  上个奥运周期王一梅凭借出色的大力跳发以及势大力沉的四号位扣杀成为中国女排主攻线上的头号炮手,新帅蔡斌上任之后一直致力于打造进攻型的接应,将王一梅从主攻位置改到接应位置成为蔡斌执掌帅印之后对球队进行的重要调整之一。对于身材高大、移动速度相对缓慢的王一梅来说,让她改打对速度要求较高的接应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尽管王一梅的训练效果尚可,但是从中多之战来看,她首次担纲主力接应杀伤力上下降明显。

  虽然王一梅作为进攻型接应无需承担接发球的重任,但是她在接应位置上的表现依然略显勉强。习惯了在四号位高举高打的王一梅在二号位的进攻并不是很顺手,在她担纲主力的第一和第四局比赛中,王一梅在二号位的得分屈指可数。速度的缺失、步伐移动的不足、二传传球不够舒服以及自身控制能力稍弱使得王一梅的进攻杀伤力大打折扣,即使是其昔日擅长的四号位定点强攻也多次出现无谓失误,特别是首局比赛最后阶段双方比分相持不下之时,王一梅的两次四号位重扣都出现失误让多米尼加有机会将比分紧追不舍。

  尽管王一梅的扣球力量依然不俗,但是其进攻效率确实不如担纲主攻之时。在经历了第二和第三局的调整之后,王一梅在第四局比赛中重回主力阵容却依然没有太大的突破,主动失误较多还是让她难以给多米尼加造成真正的威胁。本场比赛绝大多数时候担纲主力主攻的李娟和殷娜就不是以大力扣杀著称的选手,再加上王一梅这个强点的丧失,中国队的强攻杀伤力更显不足。

  改位置赵燕妮迎转机 替补接应一度惊艳

  如果说王一梅改打接应是在万众期待中登场,那么同样主攻出身的赵燕妮能够在比赛中以接应身份亮相则出人意料。对于此前一直担纲主攻的赵燕妮来说,此次改打接应或许将成为其在国家队的一个转折点。

  以主攻身份入选国家队的赵燕妮虽然在强攻上具备一定实力,但是小球串联的薄弱使得她并不完全符合主帅蔡斌对主攻的要求,尤其是接发球能力不足让她极有可能成为强攻线多名新秀中最先在竞争中掉队的选手。中多之战赵燕妮顶替表现不佳的王一梅担纲接应,并且在第二局比赛中有过抢眼表现,改打接应相对成功将为赵燕妮留在国家队中增加沉重的砝码。

  本场比赛赵燕妮在首局比赛最后时刻顶替两次扣球出界的王一梅出场担纲接应。在经过短暂的适应之后,赵燕妮在第二局比赛中突然爆发,前后排强攻均收效不错,至少五次扣球命中帮助中国队确立了领先优势。虽然第三局比赛表现相对逊色,但是赵燕妮在蔡家军的首秀中敢于出手表现较为抢眼。

  实战效果稍显逊色 打造强力接应任重道远

  中国队究竟应该选择何种类型的接应队员一直备受关注,新帅蔡斌上任之后力推强力接应,希望通过强化接应的进攻能力来提升中国队的强攻实力。蔡斌为了打造强力接应也是煞费苦心,不但先后让王一梅、赵燕妮“改行”,也将二号位攻击力较强的殷娜、霍萱等人补充如队。尽管教练和队员付出了不小的努力,但是从中多之战来看,进攻型接应在中国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机会,打造强力接应依旧任重道远。

  虽然强力接应符合女排的发展方向,但是中国球员在接应位置上的攻击力仍显不足。即使是在国内联赛中,除了江苏的陆倩之外,其余接应选手都并非是本队中最为依仗的进攻点,这也在客观上增加了国家队打造强力接应的难度。陆倩受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进入国家队,其它接应选手大多不以强攻见长,主帅蔡斌只能另起炉灶,从主攻位置选择可能成为强力接应的人选。对于队员和教练来说,这一改造过程充满了挑战,要想在中国队中打造出一名强力接应难度可想而知。

  尽管王一梅改打接应之后的首场比赛表现不尽人意,但是她的强攻实力依然值得肯定。随着球队磨合的加强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王一梅有望在后面的比赛中展示出更多的训练成果。 

  (高加索)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新一届中国女排起航专题 

更多关于 王一梅 蔡斌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