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苏杯志愿者有特别的感受 为苏杯服务为亚运备战

  ■ 本报记者

  黄越滔 周婉琪 杨敏

  通讯员 陈建族

  2009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在广州激战正酣。来自广东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812名本届苏杯的志愿者,则是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穿着统一的黄色T恤衫,穿梭在赛场、酒店等运动员和官员出没的地方。经过连续4天的比赛,志愿者灿烂的笑容和亲切的服务,给所有参赛的运动队、观众和媒体留下深刻印象。

  记者了解到,活跃在本次苏杯赛场上的志愿者当中,有几名曾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的年轻人。其中就有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王哲、马祎秀和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黎博闻。虽然苏杯的影响力不及奥运会,但能以东道主的身份参与志愿者工作,对他们来说也是人生中一次难得的经历。

  奥运只是志愿者生涯的开始

  作为本次苏杯韩国队的随队翻译,王哲在成为苏杯志愿者后,就被分配到志愿者接待部工作。作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语学院05级朝鲜语专业的学生,王哲曾在2008年作为广东省青年志愿者代表赴京参与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活动。回想自己奥运会期间在“水立方”赛场的工作经历时,王哲告诉记者,奥运会的竞选面试中的一道很有代表性的题目让他印象深刻,“因为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奥运会,而游泳又是体育的大项,假如遇到像菲尔普斯那样的名将,你会索要签名或合照吗?”王哲斩钉截铁地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他认为,自己代表的是广东志愿者的形象,是从万名申请者中挑选出来的赛会志愿者。

  奥运会结束后,王哲和170万奥运志愿者们一样,脱下了“奥运战袍”,回归校园,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虽然有人说成为奥运志愿者就算达到志愿者的顶峰,但王哲看来,奥运只是他志愿者生涯的开始。王哲告诉记者:“在服务奥运会期间,我们有位同事,他是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队长,叫做李森。不遗余力地传播志愿者文化,坚持不懈开展志愿服务。他不仅身体力行,还努力向更多人传递志愿精神。此次我参加苏杯志愿服务,就是想和大家分享服务奥运的一些经验,以便大家积累大赛经验,这将有利于服务广州亚运,同时这也是我志愿者生涯的延续。”王哲还表示,志愿者制度在中国还不很成熟,不像在外国有具体的基金会支持志愿者事业,还有专门的志愿者法。“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队伍,而我也会在工作之余一如既往地传播志愿者文化,让更多人加入我们的行列,让志愿服务成为一种常态,同时争取更多的服务经历,为明年的广州亚运会服务。”

  为苏杯服务,为亚运备战

  记者还在苏杯赛场上见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05级高级翻译方向学生马祎秀。2008年7月26日~8月26日,马祎秀作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服务于水立方竞赛组织跳水业务口。奥运会结束后,如今的马祎秀已被保送至北京外国语大学攻读研究生。说起自己报名参加苏杯志愿者的理由,马祎秀说:“当我看到苏杯志愿活动开始后,就有热情继续做志愿者。虽然奥运会好像很高级了,但是参加别的活动,也许有新的体会和收获,也许会分到不同的部门,感受不同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马祎秀认为:“苏杯比赛规模虽不及奥运会,但赛事及志愿者的运作丝毫不亚于奥运会这种赛事。我相信自己在任何级别的赛事中都能够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很大的锻炼。” 

  在苏杯志愿者中的3名“奥运人”中,还有一名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黎博闻。他是2007年广东省优秀志愿者,曾作为广东选派的100名奥运会、残奥会志愿者之一,参与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志愿服务。据黎博闻介绍,在过去4年时间里,他曾参与过在广州举行的12项大型体育赛事,累计服务时数1042小时,其中有我们熟悉的世乒赛、民族运动会以及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凭借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和精湛的外语水平,他参加了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志愿服务。对于参与苏杯的感受,黎博闻说,“这是我大学里最后一次的志愿服务了。我会很珍惜这次机会。其次,苏杯的志愿者是按照亚运会的标准招募。这就意味着,800多人的队伍里面有着许多未来的亚运志愿者。我要以一名奥运志愿者身份,树立一个好榜样,向他们讲述奥运精神,志愿者服务文化,以便他们更好地服务亚运,也是让我为亚运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据悉,黎博闻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成为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在积累了多次大赛志愿者工作经验后,黎博闻说自己已成了“志愿者专业户”。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2009年苏迪曼杯羽毛球赛专题 

更多关于 谢杏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