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我国体操后备人才培养不容乐观 两因素制约苗子涌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5月07日09:31  东方体育日报

  二十多个稚气未脱、身材尚小的小孩,在体操馆里用心地练习着。他们中有些人翻滚的动作很娴熟,而另一些孩子看上去有些吃力,但他们练得很专心,跌倒了爬起来,继续上杠,再练习同样动作,这样反反复复。稚嫩的小脸上,表情并不轻松;汗水流下来的痕迹,让人看到了其中的艰辛。

  体操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练体操对体形要求很高,如身高不能过高,体重要轻,手臂伸直长度比身高长10厘米为最好,下蹲时脚后跟要微微上起,这样的孩子弹跳力好。

  而且学习的时间较早,一般招的都是4岁的孩子,有的甚至3岁半就开始学了。一般而言,刚进来的孩子练倒立的动作要练习两个月左右,身体靠墙的倒立则要训练四个多月,而一个纯双手着地的倒立则要练一年多的时间。

  每天训练五个多小时,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讲,练体操其实是非常辛苦的,而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梦想支撑着他们和他们的家,让他们的内心都充满希望。

  可是,相比于欧美国家对体操项目的喜爱和普及,我们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体操项目的普及和后备人才的培养却不容乐观。有人说,现在好苗子多,因为营养都比以前好。但是,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都舍不得孩子吃这份苦,愿意送小孩练体育的家长越来越少。

  教练们在幼儿园里选苗子也越来越难了,家长不愿意。于是他们甚至要去大街上、大广场上找好苗子,大多数是家里条件不好的才肯走这条路。

 

  却步 在“体操”面前

  作为一个拥有17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目前上海练体操的小孩不超过1000人,有10个区的业余体校在搞体操,这个规模在全国还处于中上水平。三线队在业余体校训练,四五岁开始启蒙训练;10岁左右进入二线队,大概四五十人;一线队男女队员一共不到40个。

  为上海女队赢得全国锦标赛冠军的6名女孩子,来自辽宁、河南、湖南……没有一个是上海本地人。上海很多孩子家庭条件好,但肯吃苦的不多。于是,多年前,辽宁体操队解散的时候,上海买断了辽宁盘锦的一个体操训练基地,于是上海体操队的主力大部分来自那里。很多省市跟上海遇到了相同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也感到很无奈。

  其实,在欧美,体操被认为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最好的运动之一,大多数家长愿意花钱送孩子到体操俱乐部学习。而在中国,体操训练的艰苦和伤病成为了许多孩子和家长望而却步的原因。上世纪80年代,练体操的孩子很多,杨威、李小鹏就是其中的代表;可是90年代之后,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习,每家一个孩子都很宝贝,谁也不愿意孩子到体操队吃苦,桑兰、王燕的重伤也让大家误以为体操很可怕。于是,练体操的孩子越来越少,连国家队总教练黄玉斌也不得不开始忧心体操的后备人才问题。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车莉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