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浪体育:国球辉煌是骄傲不是枷锁 包揽何必有愧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5月05日20:39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国球辉煌是骄傲不是枷锁包揽何必有愧

为国球辉煌而骄傲

  新浪体育讯 继诺维萨德、天津、埃因霍温、大阪、上海和萨格勒布六届世乒赛之后,国乒在28年内完成了对单项五座奖杯的第七次包圆。七场大捷,有五场发生在近十年,显而易见,国际乒坛赛场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的“一言堂”。 <<<国球包揽是好事还是坏事?请发表您的看法

  中国选手一枝独秀,进一步证明乒乓球无愧于“国球”美誉,展示中国人的智慧,对国人而言显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喜事。然而,物极必反,当中国选手在国际赛场大包大揽摘金夺银之时,越来越多的人发出了“SOS”,这一呼声不仅仅来自沙拉拉和他的国际乒联同事们,甚至有一部分来自国内。他们对中国“一言堂”现象越来越感到无趣。

  为了限制中国选手的优势,近十年来沙拉拉们不厌其烦地推出“大球”、“11分制”、“无遮挡发球”等新规则,甚至改变奥运项目设置,北京奥运会后更是迅速启动“无机胶水”计划。然而,面对强大的中国乒球大军,借助“新规则”的各路对手仍是节节败退。刚刚落幕的横滨世乒赛,国乒优势丝毫未减,优势度甚至有进一步扩大的迹象。

  “一家独美”的现象,显然是国际乒联不愿意看到了。从开发市场的角度考虑,沙拉拉们的心思完全可以理解,如果一个项目对抗度缺少必要的悬念,等待她的不仅仅是赞助商的流失,甚至有被踢出奥运赛场的危险。在这问题上,中国乒球决策层一直配合国际乒联的工作,每一次酝酿新规则时没有过多计较,甚至主动在一些项目中作出让步,比如横滨世乒赛混双项目并没有尽遣高手。

  然而,中国人的一次次“让步”并没有改变竞技赛场的强弱对比。这也给众人带来一个思考:国球辉煌,是一种骄傲还是一道枷锁?对这一问题,应该辩证地思考。

  为了缩小中国乒乓球的优势,过去十年国际乒联决策层可谓绞尽脑汁,通过改变规则设置了一道道“障碍”。事实证明,这一想法过于一厢情愿,毕竟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无论规则怎么改变,只要不破坏乒乓球的本质,强者永远是强者,过去十年的发展证明了一切。

  扫遍国际体坛,像中国乒乓球这样的“梦之队”并非只有一家。美国的篮球、短跑、游泳,古巴的女排,前苏联的体操和国际象棋,保加利亚的举重,肯尼亚的中长跑……都曾在世界体坛创造过一段相当长时间的“王朝”。然而,没有哪个项目国际组织像国际乒联一样频频通过修改规则限制强者优势,也没有哪国球迷对自己国家选手一统天下感到无趣。

  坦率地说,国际乒联频频的做法,多少有“削足适履”之嫌。沙拉拉们真正应该做的是,鼓励先进,同时鞭策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力开展乒乓球运动。

  弧圈球是日本人发明的,但真正的发展应该归功于欧洲人。欧洲乒坛对这项技术的两次改良,大大提高了整体竞争力,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八十年代末形成了两次对中国乒乓球的强烈冲击,尤其是后一次更是创造了一个“瑞典时代”。当然,欧洲人的进步反过来也促进了中国乒乓球的发展:第一次冲击,促进中国乒坛培养出谢赛克等一批攻打弧圈球的绝招,后来的江加良、陈龙灿更是让中国直板正胶发展到最高层次;没有第二次冲击,中国直拍横打这一惊世之作不知何时诞生。由此看来,乒乓球技术的第一次飞跃,都离不开竞争。近十年来欧洲乒坛逐渐走向衰弱,与他们技术没有新方面都很大关系。在这方面,国际篮联的一些积极做法值得借鉴,国际奥运会向NBA球员敞开大门,美国篮球对国际篮坛的统治,更没有削弱篮球运动的吸引力,相反各大洲篮球队通过与美国人的对抗和交流,大大提高了自身实力,阿根廷、西班牙等人甚至在世界大赛动摇了山姆大叔的王位。

  “拿来主义”也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手段。“瑞典时代”的四大主将——阿佩伊伦、林德、瓦尔德内尔、佩尔森,儿时都有留学中国的经历。手握横板的老瓦手法细腻程度丝毫不比中国选手之下,老瓦的这一功夫完全得益于儿时的那段“中国背景”。横滨世乒赛,沉寂三十余载的日本乒乓球给人一种脱颖换骨的感觉,松平健太、石川佳纯等少年新星的涌现,给日本乒球赋予新生机。和经济、文化一样,日本人在乒乓球领域采用的也是“拿来主义”,通过让水谷隼等新秀加盟乒超,派遣松平健太等人远征德国联赛,同时大大提高乒乓球资金投入力度。这些种种举措,终于使日本乒乓球在横滨世乒赛上初见成效。

  种种事例足以让国际乒联决策层深刻反思。增强乒乓球运动生命力,最好的办法并不是给冒尖者戴上枷锁,而应该采取一系列积极手段提高整体水平。只能这样,国际乒坛才会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王全立)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50届横滨世乒赛专题 

更多关于 王皓 张怡宁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