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慢一点,轻一点,小心抬!”在周苏红的叮咛声中,躺在临时病床上的汤淼被众人抬下了车。
昨天中午12时32分,2006年6月意外受伤的男排名将汤淼,在妻子周苏红和医护人员的陪同下抵达省人民医院,接受新一轮的康复治疗。
“谢谢大家了!”一小时后,周苏红蹑手蹑脚地走出病房,接过记者手中的鲜花,又闪回屋子。“谢谢你们的心意!真的非常感谢!但是来了以后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忙。他累得不行,有点烦躁!下星期会有机会采访的。”很快,礼貌的周苏红用短信,再次向本报记者表示了感谢。
下车前,他用帽子遮住脸
昨天杭州的气温很高,不过仍有大批记者和球迷在省人民医院门口守候汤淼。中午12时32分,前往萧山国际机场接汤淼的救护车抵达医院,不过汤淼却没有直接下车。
“帽子!借顶帽子!” 几位先行下车的陪同人员,先从医院保安那借了顶帽子。大约3分钟后,车门才打开,躺在担架上的汤淼被6名保安抬下车,并径直送往病房——虽然气温高达27摄氏度,汤淼仍穿着大衣,戴着线帽,就连脸部也被那顶保安帽遮得严严实实。
“前年汤淼从上海转院北京时,在火车站曾被闪光灯刺伤眼睛,最后只能用被子遮住。这次大概是一种自我保护。”对于汤淼的“大牌”行为,一位熟悉他的上海记者如此解释。而专程去北京接丈夫的周苏红也非常歉意地表示:“汤淼今天4点就起床了,长途坐飞机让他很累,希望大家理解他!”
床柜上,两人合影很甜蜜
汤淼的病房在18楼最东边,房间很大,阳光也很灿烂,而整个房间最引人注意的,是床头柜上周苏红和汤淼的甜蜜合影,那是院方从两人的博客“锤锤和泡泡”上精挑细选的。
由于10月的山东全运会在即,奥运会后就一直在北京照顾汤淼的周苏红,今年初匆匆归队。在认真训练之余,周苏红却多了一份牵挂——丈夫汤淼。“回杭州后,周苏红就一直在操作丈夫转院,光我们医院就考察了好几次,”据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洪朝阳介绍,医院是一周前正式接到了汤淼转院的公函,“周苏红为浙江体育作出了贡献,我们自然也要尽自己的一份力。”
为了让汤淼平安到来,医院专门派出由专家和护士组成的三人小分队,负责全程陪同工作。“光是他的病房,我们就准备了一周。汤淼的病床很大,只能选择双开门的病房,他的主要治疗在神经内科,数来数去,也就18楼这个房间适合他。周苏红前两天先来看过一次,也很满意。”洪朝阳表示。
新举措,哈佛教授来会诊
“汤淼的伤是第六颈椎爆裂性骨折,比桑兰当初的情况要严重。”据省人民医院康复科叶祥明主任透露,“院方已经给汤淼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目前他的身体情况很稳定,已经可以拿杯子,用粗大的调羹进食。医院将努力提高他双上肢的肌力,尤其是右侧上肢和手的实用功能。”
洪朝阳副院长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好消息,省人民医院除了延续北京、上海医院的康复措施外,还准备联系顶级的国外专家,“前段时间我去美国作学术交流时,认识了一名哈佛大学的教授。他过段时间可能会来中国开讲座,希望能为汤淼找到更好的康复办法。”
汤淼恢复如此顺利,与周苏红的照顾密不可分。“像汤淼这样的病人,病人家属的压力会非常大。为了保护皮肤,他白天两小时、晚上三小时就要翻一次身,坐起来每半小时也需要调整一下姿势。从他前期的恢复看,家人的照顾非常成功。”洪朝阳说。
“你关上门却开了窗,命运捉弄真让人无奈,我说没关系,慢慢来,终有一天我会重新站起来。”这句话摘自汤淼写给妻子的诗。据悉,为了能更好地照顾汤淼,周苏红不仅配了省人民医院的饭卡,还提前在医院旁边的朝晖小区租了一套房子,方便往来医院。(本报记者 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