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辽宁乒球国手辈出战世乒赛 前团体冠军有1佩服之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10:25  沈阳日报

  在横滨世乒赛场上,有郭跃、常晨晨和徐辉,三个年轻的辽宁球手入选了中国队阵容。而回首中国乒乓球的历史,从辽宁男乒曾走出李鹏、王俊、王会元、于沈潼这四大国手,在不同时期的世乒赛场上为辽宁乒乓球争得荣耀。还有我们的女将胡玉兰、李明、朱香云,刚刚退役的王楠。他们,都曾站在世乒赛的领奖台上。当然,还有那些飘荡在外,出生在辽宁热土上的乒乓球手,他们带着辽宁乒乓的精髓,拼争世乒赛场。

  王俊:第34届世乒赛团体冠军

  王俊是地道的沈阳人,1953年出生的他于1971年走入国家队大门,以直拍削球打法见长,曾在1977年代表中国队夺得第34届世乒赛团体冠军。上世纪八十年代退役后,他先后担任了辽宁男、女乒乓队的主教练,并于1988年担任国家青年男队教练,曾培养出包括世界冠军陈龙灿在内的众多优秀选手。2001年至2002年,王俊被邀请担任新加坡男队主教练,回国后继续担任辽宁女乒教练,现任锦州市万通曹燕华乒乓球俱乐部总教练。

  30年间,国际乒坛形势巨变,畅谈乒乓历史,王俊说:“当年,我们男队的主要对手还不是现在的韩国队和德国队。而是欧洲的匈牙利、瑞典和捷克等队。”当时欧洲的大力弧圈球仿佛一夜之间就盛行开来,在33届之前打得中国队措手不及。“从第34届开始,我们的备战更为细致,针对性也更强。当时报名条件也比现在宽松一些,每个参赛队可以上报八到十名队员。中国队的每个参赛选手,都有专门被安排研究和准备应对的对手。”

  当时,依照王俊擅长的削攻结合的打法,被安排专门应对当时的劲敌南斯拉夫队。王俊与郭跃华、李振恃、梁戈亮、黄亮并肩作战,一路杀入决赛。作为曾经捍卫国球荣誉阵营中的一员,王俊备感自豪。

  年轻时多次经历国际大赛,王俊也有自己佩服的对手。那就是当年日本队国手高岛归郎,“我们都是削球手,他的削球又转又刁。我们在场上是对手,在场下还经常一起切磋研究球技。他是著名的‘拼命三郎’,那股能拼能吃苦的劲儿,我还真挺佩服。”

  本报记者 丁瑶瑶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50届横滨世乒赛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