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乒将亮相有些左右为难 长期包揽金牌恐被奥运瘦身

  情感上,包揽金牌为国人始终的期盼;长远看,包揽金牌国球恐被奥运瘦身

  乒乓球横滨世锦赛今日正式开启战幕,虽已进入“无机”时代,但中国乒乓球队仍然有包揽冠军的可能,因为实力明摆在那儿。中国乒乓球天下第一,这是国人的骄傲和自豪,小小乒乓球处处凸显着泱泱大国之风范……因此从情感而言,国人期盼国球包揽金牌自是无可厚非。但从另一面面来看,中国乒乓球长期一枝独秀也必然损害这项运动,而其极致则是乒乓球恐会重蹈如棒球之类玩家不多的运动的覆辙——被奥运会“瘦身”掉。

  从当下的情境看,因为欧洲一哥波尔、新加坡一姐李佳薇等顶尖高手缺席,国球包揽金牌几乎没有悬念。不过,从本次出征世乒赛的名单看,中国队“醉翁之意不在酒”。出征横滨前,国乒队曾解释过名单,本届世乒赛的最大目的是锻炼新人为伦敦奥运会练兵。所以这份名单里既包括了王励勤、马琳、张怡宁等三名专攻单打的顶尖高手,又包括了以新人为主的男双、女双和混双组合。

  然而,新人主打的国家队的实力也不容小视。从“直通横滨”的队内赛可以看出,男队的许昕、张超,女队的丁宁、李晓丹,都让雄霸乒坛多年的国乒老将们看到了危机。在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上,当年只有19岁的郭跃、李晓霞力压王楠、张怡宁,会师女单决赛……这足以说明,中国的小字辈也不容易对付。

  除了锻炼新人外,中国队的另一个目的是“养狼”。从容国团世乒赛封王之后,中国队一直是乒乓球坛的霸主,北京奥运会上更是包揽了男、女团体以及各个单项的金牌。此外,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不少无法入选国家队的高水平选手纷纷奔赴海外,他们成为了强大的“海外兵团”……高水平的世界大赛中几乎都是中国人的面孔。从长远看,中国队的过分强大对乒乓球运动发展不利,为了促进乒乓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健康、均衡发展,中国乒乓做出了“养狼”的选择。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有深刻体验,他认为从世界乒乓球发展的角度而言,再拿“包揽”这个词来作为标准已经不合适了。“在一个项目上,不仅仅成绩才是衡量的标准。中国队……更多的是要以多元化的方式来参加世乒赛,比如说在推动乒乓球发展方面。”记者陈甘露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50届横滨世乒赛专题 

更多关于 国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