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少年剑客不惧仲满 山东击剑立志“扬眉剑出鞘”

  上周五,当记者走进位于青岛体育训练基地内的击剑馆时,山东击剑队旗下的重剑、花剑、佩剑“三大门派”正“真刀真枪”地进行队内对抗赛。一片令人胆寒的刀光剑影中,“距离10月11日十一运会开幕还有170天”的倒计时牌赫然映入记者的眼帘,昭示着大赛当前的紧迫性。事实上,对于这群剑客们来说,全运会甚至要来得更早些:根据日程安排,将产生12枚金牌的十一运会击剑比赛将先于开幕式,于9月16日至9月23日间在青岛大学体育馆打响。

  在距离真正考验还有不足150天的时候,“三大门派”的备战情况如何牵动着全省体育迷的心,记者特别对此进行了了解。

  重剑队:杨劭琦复出身兼两职

  提起青岛姑娘杨劭琦的名字,击剑圈内无人不知。2000年,杨劭琦作为头号主力,为中国女子重剑队夺得悉尼奥运会铜牌立下汗马功劳。2001年,杨劭琦更是一举斩获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重剑团体和个人项目的两枚金牌。在紧接着进行的九运会上,帮助山东队获得一枚宝贵的团体铜牌后,27岁的杨劭琦在风华正茂之季激流勇退。

  退役后的杨劭琦转战教练岗位上发挥余热。四年前的十运会,杨劭琦临危受命,毅然复出,久疏战阵的她止步于分组循环赛。十运会后,杨劭琦一度从事行政工作,但当山东重剑队2006年重组时,对击剑场难以割舍的她选择回归,成为山东重剑队的“掌门”。

  今年3月,已是一个7岁孩子母亲的杨劭琦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二度复出,以教练和队员的双重身份参加在家乡青岛举行的十一运会击剑比赛。相比于在半百之年征战北京奥运会的女子花剑选手栾菊杰,杨劭琦35岁的年龄看起来丝毫不成问题,但她却透彻地道破了花剑与重剑的不同:“重剑比赛运动员全身都是有效部位,而且在1/4秒内同时击中对手为‘互中’,双方各得一分;花剑比赛只有运动员的躯干为有效部位,双方‘互中’时,主裁判有权判决哪一方得分。由于花剑有效击中面积小,且每剑都能分出胜负,因此对技术、战术和经验的要求很高,所以身经百战的老将往往能长盛不衰。相比之下,重剑对运动员的冲劲要求更高,因而老将们很难在年轻人身上占到便宜。”

  在复出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杨劭琦既要挥汗如雨地参加训练,还要诲人不倦地调教后生。在她的率领下,山东重剑队近期战绩显赫:2月份的全国击剑冠军赛暨十一运会预选赛首站比赛,男子重剑队获得冠军,3月份的第二站比赛,女队则摘走银牌,虽然还剩两站比赛,但两队已基本锁定决赛资格。

  除了团体项目,杨劭琦还望跻身个人项目决赛。她告诉记者,只有在四站预选赛中总积分排在前32名的选手才能跻身决赛。由于刚刚复出,杨劭琦错过了首站比赛,但在第二站比赛中进入16强,使其获得决赛入场券的希望陡增。

  展望山东重剑队在十一运会上的前景,杨劭琦审慎乐观地表示,男队和女队都有希望冲进前四,要想拿到奖牌则要寄希望于大家的超水平发挥。不过她特别指出,男队有望在个人项目上取得突破,毕竟阵中的张成杰、倪俊等3名队员都曾获得过全国冠军。

  佩剑队:少年剑客不惧仲满

  击剑属于山东的弱势项目,尤其是佩剑队和花剑队,在2007年才姗姗成立,起步比其它全运会参赛队都要晚。在谈到山东佩剑队在十一运会上的前景时,主教练何武表示,山东佩剑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队员年龄都在22岁以下,资历最深者练习击剑也不过5年,而其它队伍的选手大都有着10年以上的训练基础。虽然很难与拥有奥运冠军仲满的江苏队等强队匹敌,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山东队不会惧怕任何对手。

  从预选赛的情况来看,山东女子佩剑队前两站比赛都未能进入前八,决赛资格存疑。男子佩剑队在前两站比赛分获第六和第七,在何武看来,这基本反映出队伍目前在国内的实力:“现在国内江苏、广东、天津、辽宁和上海的男子佩剑水平明显要高于其它队伍,在首站比赛获得第六,已经是山东男子佩剑队迄今为止在国内取得的最佳战绩。距离全运会还有不到半年,希望在最后这段时间里队伍还能有提升的空间,争取在全运会上取得比第六名更好的成绩。”

  山东佩剑队阵中的头号明星当属男队的丁敏,他曾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上获得季军。

  花剑队:一代名帅要带“笨鸟”先飞

  年龄最大的队员17岁,最小的13岁,山东花剑队目前的状况完全可以用“小鬼当家”来形容。不过该队53岁的主教练王维民却是“三大门派”中年龄最大的“掌门”,其执教生涯也充满了光环。1983年至1992年,王维民曾在国家队执教,那段时间正好是中国花剑最鼎盛的时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栾菊杰打破欧美选手的垄断,获得女子花剑金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王会风在加赛中一剑小负意大利名将特里利尼,屈居女子花剑亚军。当时,同为天津人的王维民恰恰是王会风的主管教练。

  巴塞罗那奥运会后,王维民开始执教新加坡花剑队。2007年,山东成立花剑队时,王维民应邀接过队伍的帅印。“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在退休前把山东花剑队带起来。”面对记者,一脸沧桑的王维民虽没什么豪言壮语,一句朴实的心灵告白却令人肃然起敬。

  “现在这批队员的身体条件、身体素质都很理想,唯一欠缺的就是基础。击剑项目的成才周期很长,一般需要十年左右,而我们的队员普遍只有两年的训练基础,所以十一运会我们除了虚心学习外没什么目标,重点是在下一个周期有所作为。”据王维民透露,在前两站预赛中,山东花剑队的成绩并不理想,男女两个团体已基本无缘决赛,只有男队的17岁小将邵帅在第二站比赛进入16强,尚保留着一丝进入决赛的希望。

  为后来居上,多年来,王维民一直在推行不近人情的“魔鬼训练法”:上午、下午、晚上,一日三练,每天累计训练时间达8小时,有时周日还要训练半天。“没办法,谁让我们起步晚呢?我们只能把一天当两天用,把一年当两年用,才能迎头赶上,天道酬勤,笨鸟先飞嘛!”王维民的话语中透着乐观,透着山东花剑队后来居上的希望。 

  本报记者  孙  飞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第十一届全运会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