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丁俊晖挥别昙花一现神童时代 重新出发不做短命球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4月05日10:12  扬子晚报

  曾经,少年丁俊晖成为中国奇迹而引来无数崇拜;曾经,丁俊晖模式被无数“望子成龙”的家长模仿。然而,四年后的今天,曾经的神童跌落“凡间”,不过这也倒是一种幸运,丁俊晖终于可以重新出发,他希望自己可以丢掉神童的光环,成为一个长寿的球王。

  输的不只是一场比赛

  本次中国赛首轮,22岁生日前一天,丁俊晖意外地输给了师弟肖国栋,其在国内比赛三年不败的记录也就此作古。“那不过是一场比赛而已,一场失利改变不了最本质的东西。”事隔几天之后,对于那场失利,丁俊晖已经释然。

  确实,一场失利改变不了什么,但持续的低迷,丁俊晖已经完全丧失了霸气。“中国赛的失利多少会对接下来的世锦赛有些影响,”一个星期前,当丁俊晖在张家港夺得中巡赛冠军的时候,人们都在议论,为什么丁俊晖总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曾经还有专家出来解释,而现在,一切都不需要了,丁俊晖内战三年不败的记录已经作古。这位曾经的神童已经彻底跌落凡间。人们不会再像四年前一样去期望他在比赛中夺冠。世锦赛冠军,似乎离他过于遥远。

  “暂时还没有定新的目标。因为训练压力很大,如果再给自己定目标的话,可能更难打。现在就是一场一场地打。”站在丁俊晖自己的角度考虑,他其实早已经做好了重新出发的打算。丢掉神童的光环,一场一场地打,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重新出发,这也许才是丁俊晖的正道。

  在国内打球压力大

  “在英国,每次打比赛最终关注的人可能都是那几个,比如亨德利或者是奥沙利文和希金斯,但在中国会不一样,我在中国打球时会觉得有点累。”作为中国奇迹的丁俊晖在国内比赛自然要“享受”到与国外不同的“特殊待遇”。而被赋予了过多希望的丁俊晖感到了无比大的压力。

  丁俊晖在英国的日子,尽管有些艰苦,但总算是轻松些。“在英国,我们一般没有节假日,每天都会去练,一般6个小时左右,当然你不练也可以,我们也没有教练,全靠自觉。不过,想打好,不可能偷懒。”说起在英国的生活,丁俊晖的表情明显放松了下来,“大家会一起去超市买菜,回来做饭,一般都是金龙做饭。梁文博也会做饭,但手艺没金龙好,只是他做饭特别快,跟他打球的风格一样,而且他有时候做菜不放盐。”

  “我不挑食,吃荤吃素都行。在英国吃饭,刚开始只能吃全熟的牛肉,不过现在可以吃六分熟的了。当然,在英国还是很想吃妈妈做的红烧鸡翅。”

  似乎话题离开了中国,丁俊晖就可以一下子“笑”出来。那是什么让丁俊晖在国内如此“沉重”呢,丁俊晖曾这样说,“请不要总是说我这些那些,我只想轻轻松松地打球。”也许是媒体的关注,也许是国人对他过多的期望。不过现在好了,对于跌落凡间的丁俊晖,国人已经不会再寄予过高的期望,也许对于丁俊晖来说,这是件好事。

  不想做短命的球王

  曾经一段时间“读书无用论”,“姐弟恋”,“假球事件”的消息甚嚣尘上,对此丁俊晖付之一笑,“假的,我不用去解释,因为假的不会变成真的。别人说我不好,我就不好了吗?我相信自己就好了。”

  很小就开始打台球的丁俊晖,跟其他的孩子的成长经历有一些不一样。谈到自己的成长经历,丁俊晖深深吸了一口气,“我小时候也是挺贪玩的。开始是在爸爸的监督下练球,但由于自己也喜欢打台球,所以我也不会感觉厌烦。”

  对于现在很多小孩子模仿他的成长模式和打球风格,丁俊晖表示不赞同,“每个小孩子喜欢上一项运动,起初都会模仿一些高水平运动员,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具备一定基础的孩子,就要根据自己的身高、体形和力量决定技术风格,就不能盲目地照搬别人的东西了。”

  现在很多崛起的国内选手,都把目标锁定了丁俊晖,毕竟他是国内最高水平的代表。而丁俊晖则“平和”得多,“我们也经常在一起练球,经常一起比赛,所以没什么感觉。我经常会想,如果有一个比赛前八名都是中国的那该多好。”

  可否想过将来会成为斯诺克的球王?丁俊晖这样说:“有一天我成了球王,那肯定是我的世界排名稳定在第一的时候。我不想做一个‘短命的球王’”。很明确,不管是否仍处于低谷,丁俊晖都没有放弃。并且他要成为一个长寿的球王,那不正和他的那段过去——昙花一现的神童时代,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是的,只有放下曾经神童的光环,重新出发的丁俊晖才能有美好未来。

  特派记者 黄启元(本报北京专电)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丁俊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